夫妻财产公证了离婚还可以分割吗?_婚内财产公证后离婚后不用再分割财产了吗?

导读:
婚姻财产公证后离婚还能分吗?五个关键问题解答
一、财产公证到底有什么用?
夫妻财产公证是两人在结婚期间自愿对共同财产做出书面约定,并到公证处办理手续。这种公证有法律认可的效力,能明确房子、存款等财产的归属和管理方式。
《婚姻法》第十九条写明,夫妻可以自行约定婚姻期间获得的财产归属。约定必须写成书面文件。如果没写清楚或没做约定,就按《婚姻法》其他条款处理。双方签字的约定文件对彼此都有约束力。
二、做过公证的财产离婚怎么分?
1.公证过的约定继续有效
办理离婚时,之前做过的财产公证仍然有效。因为《婚姻法》规定婚姻期间的财产约定对双方有约束力,这个效力不会因为离婚消失。
2.具体分配看公证内容
(1)写明归个人的财产
公证文件里明确归个人所有的财产,离婚时直接按约定处理。比如婚前买的房子公证给男方,离婚时房子就归男方。
真实案例:王先生和李女士2015年做过公证,约定王先生婚前买的房子归他个人所有。2025年两人离婚,法院判决房子按公证约定归王先生。
(2)写明共有的财产
公证约定共同拥有的财产,离婚时按公平原则分割。法院会考虑双方收入、照顾孩子等因素来分配。
案例:张先生和妻子公证约定婚后买的商铺为共有财产。离婚时商铺估值200万,法院考虑女方带孩子时间多,判给女方60%份额。
(3)没写进公证的财产
公证里没提到的财产,按《婚姻法》规定处理。工资、奖金、投资收入等婚后收入都属于共同财产。双方能协商的自行分配,谈不拢就由法院判决。
三、离婚时遇到公证问题怎么办?
1.先确认公证是否有效
检查三点:公证是否在正规机构办理、内容有没有违法条款、双方签字是否真实。发现公证程序有问题可以申请撤销。
2.按公证内容分配财产
把公证文件列出的财产按约定分开。注意要保存好房产证、银行流水等证明文件,避免对方不认账。
3.协商不成找法院解决
常见争议点包括:公证内容理解不一致、新发现未公证财产、对方隐瞒收入等。准备好公证书、财产清单、收入证明等材料起诉。
4.执行法院判决
判决生效后15天内要完成财产交接。对方不配合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必要时请律师协助。
四、必须知道的三个法律要点
1.《婚姻法》规定夫妻可自行约定财产,但约定不能损害第三方利益。比如把本应还债的财产约定为个人所有,这种约定无效。
2.公证处只对双方确认的内容进行公证,不会主动调查财产真实性。如果发现对方公证时隐瞒财产,可以要求重新分割。
3.离婚时生活困难的一方,即使做过财产公证,仍可要求对方给予帮助。比如女方因照顾孩子没工作,可以要求多分财产。
五、常见问题解答
1.婚前公证和婚后公证效力一样吗?
两者都有法律效力,主要区别在公证内容。婚前公证主要约定各自婚前财产,婚后公证更多处理婚姻期间获得的财产。
2.公证后新增财产怎么算?
要看公证是否包含未来财产。如果只约定了现有财产,新增财产按法律规定处理;如果写明婚后所有收入归各自所有,新增财产也按约定执行。
3.发现对方转移公证财产怎么办?
立即收集银行转账记录、房产过户证明等证据。离婚时法院可判决转移方少分或不分财产,情况严重的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4.公证过的财产还能重新分配吗?
满足以下条件可以要求重新分配:公证时受胁迫或欺骗、公证内容违法、离婚后一方生活严重困难。需要提供充分证据向法院申请。
处理这类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婚姻律师。他们能帮助核查公证文件有效性,调查隐藏财产,制定有利的诉讼策略。注意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这些都可能成为法庭上的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