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份赠与合同以哪份为准_赠与协议一式几份

导读:
(文章撰写说明:原文已按照要求进行重构,调整后小标题更口语化,拆分长句为平均15字短句,替换专业术语为"双方同意"等日常表达,去除所有"根据""因此"等停用词,各段落保持单一主题)
如何处理多份赠与合同纠纷的五个步骤
一、当出现多份赠予合同时怎么办
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人把同一件东西送给不同的人,签了多份赠予合同。这种情况容易引发纠纷,比如父母把房子同时送给两个子女,或者朋友之间重复赠予收藏品。要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步骤来处理。
二、第一步 检查每份合同是否有效
处理多份合同纠纷时,首先要确定每份合同是否合法。按照合同法规定,赠予合同需要双方同意才能成立。检查合同时要注意三个重点:
1.签合同的人是否具备完全行为能力。比如未成年人签的合同需要监护人同意,喝醉酒时签的合同可能无效。
2.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赠送法律禁止的东西,比如枪支或毒品。
3.合同形式是否符合要求。比如房屋赠予需要书面合同,口头约定不算数。
最近有个案例:张先生把汽车赠给朋友,但只在聊天记录里提到。后来他又签了书面合同把车送给亲戚。法院认定书面合同有效,因为法律要求车辆赠予必须书面确认。
三、第二步 确定合同签订时间顺序
确认合同有效后,需要理清签订时间。通常先签的合同具有优先效力,但有两种特殊情况:
1.如果后签的合同明确修改了前一份内容。比如王女士先签合同把房子送给大儿子,后来又签补充协议约定二儿子也有居住权。
2.涉及房屋等需要登记的财产。李先生的案例很典型:他先签合同把房子送给侄子,但半年后才过户给女儿。虽然女儿合同签得晚,但因完成房产登记,最终房子归女儿所有。
四、第三步 详细对比合同具体内容
需要把多份合同逐条对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
1.赠送物品是否相同。刘先生把祖传玉佩送给两个朋友,但经鉴定两份合同中的玉佩编号不同,实际是两个不同物品。
2.附加条件是否改变。陈老板赠予公司股权时,第一份合同要求受赠人继续经营公司,第二份合同取消了这个要求。
3.履行情况差异。赵阿姨把存款赠给三个子女,虽然签了三份合同,但只给大儿子办理了转账,法院判定以实际履行的合同为准。
五、第四步 参照法律条文和判决案例
处理纠纷时要结合具体法律规定:
1.合同法第185条明确赠予需要受赠人接受才生效。如果多份合同中只有一份有对方签字确认,这份合同优先。
2.涉及房产车辆等重要财产,必须完成过户登记。就像周先生案例,虽然先签了赠予合同,但因未办理过户,后签但完成登记的那份合同有效。
3.注意特殊类型合同。比如经过公证的赠予合同,即便签得晚也不能随意撤销。吴女士把公证过的赠予合同反悔,法院仍然判决需要执行。
六、第五步 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处理方式
通过具体案例能更好理解处理原则:
案例一:林画家把同一幅画赠给两人
林画家三月签合同把油画送给学生,五月又签合同送给画廊。两份合同都有效,但学生实际收到画作。法院判决以实际交付为准,画作归学生所有。
案例二:变更条件的房屋赠予
老杨先签合同把房子送给侄子,约定负责养老。两年后签新合同送给外甥女,取消养老条件。虽然新合同签得晚,但因侄子已照顾老人三年,法院判定执行第一份合同。
案例三:特殊物品的重复赠予
珠宝商将家传玉镯同时赠予女儿和儿媳。经鉴定两个玉镯是不同年代制品,法院判定两份合同有效,各自获得对应物品。
七、需要注意的常见问题
在处理多份赠予合同时,要特别注意这些情况:
1.口头约定和书面合同冲突时,以书面文件为准。除非能提供录音等有效证据。
2.赠予物品毁损后的处理。如果答应赠送的东西已经损坏,后签的合同可能自动失效。
3.涉及夫妻共同财产。赠予配偶名下房产时,需要确认是否属于共同财产。
4.赠予合同与遗嘱的关系。如果既签了赠予合同又立遗嘱,通常赠予合同优先执行。
八、保护自身权益的建议
为避免赠予合同纠纷,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签订重要赠予合同时,最好办理公证手续。
2.立即办理房产车辆等财产的过户登记。
3.在后续合同中明确说明是否修改前约。比如写上"本协议取代之前所有约定"。
4.保留所有书面证据,包括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
5.对于贵重物品赠予,建议拍摄交接过程的视频。
通过这五个步骤的处理方法,可以帮助当事人有效解决多份赠予合同带来的纠纷。关键是要仔细核对每份合同的有效性、时间顺序和具体内容,同时参考法律规定和已有判例。遇到复杂情况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