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买卖合同阴阳合同问题解析及解决_真的房屋买卖阴阳合同无效吗

导读:
房屋买卖中的阴阳合同陷阱揭秘
一、阴阳合同到底是什么?
买房过程中经常出现两份合同的情况。一份叫阳合同,专门给银行和政府部门看。另一份叫阴合同,才是买卖双方真实交易的内容。这种操作主要为了两个目的:少交税款和获取更多银行贷款。
这种合同有三个明显特征。第一是信息造假,阳合同里的房价比实际低很多。第二是操作隐蔽,开发商往往在签约时才拿出两份合同。第三是风险转嫁,所有不利后果最终都由买房人承担。
二、使用阴阳合同有什么危险?
贷款可能出问题。银行按阳合同金额放贷,如果实际房价高很多,买房人要自己补足差价。有人因此凑不齐房款,既买不成房还要赔违约金。
税费风险更大。税务部门查到阴阳合同,买房人不仅要补税还要交罚款。某案例显示,一套300万的房子做阴阳合同,买房人最后多缴了28万税费和罚款。
房产证办理会受阻。房管部门发现合同造假可能暂停登记。有人交房五年都拿不到房产证,就是因为备案合同价格有问题。
打官司可能输。法院发现阴阳合同直接判无效。这时候开发商早就把钱转移了,买房人钱房两空。某案例中买房人打赢官司却拿不回钱,开发商账户早就空了。
三、遇到阴阳合同怎么办?
看房时就要警惕。开发商说可以帮忙省税或提高贷款额度,这往往是阴阳合同信号。要求看完整合同样本,特别注意价格条款是否与口头承诺一致。
签合同时要较真。逐条核对每项数字,要求开发商当场盖章。发现价格不一致立即质疑,必要时录音留证。某购房者就是在签约时录音,后来成为关键证据。
付款时注意流向。房款必须打进开发商监管账户,拒绝支付给个人账户或第三方公司。要求开具正规发票,不接受白条收据。
发现问题马上行动。收集聊天记录、宣传资料、转账凭证等证据。先向住建部门举报,同时咨询专业律师。某案例显示,及时举报的购房者追回了90%房款。
四、真实案例带来的警示
王女士买婚房遭遇阴阳合同。开发商承诺房价200万,阳合同写150万。结果贷款只批了105万,王女士需补95万差价。她保留的微信记录成为证据,最终开发商被迫原价卖房。
张先生买商铺吃大亏。阳合同价300万,实际支付450万。三年后想转手发现要补缴60万税费。法院判决合同无效,张先生损失中介费、装修费共计80余万。
五、法律如何保护购房者?
我国合同法明确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最新司法解释指出,房屋买卖差价超过20%即可认定阴阳合同。税务部门现在使用大数据比对,同一楼盘成交价明显偏低的会自动预警。
购房者要记住三个关键点:第一,坚持合同价格与实际付款一致;第二,所有约定写入正式合同;第三,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交易。保存好宣传单、户型图、聊天记录等重要证据。
遇到纠纷时,正确的维权步骤是:7日内向住建部门投诉→15日内申请调解→30日内提起诉讼。记住维权黄金期是签约后一年内,超过时效法院可能不受理。
买房是人生大事,不能贪小便宜吃大亏。选择正规开发商,坚持签订真实合同,依法办理手续,才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根本办法。政府部门正在建立购房合同备案查重系统,未来阴阳合同将无处遁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