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款支付相关法律规定(工程款支付相关法律规定最新)_工程款支付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导读:
2022年工程预付款必须知道的五个关键点
一、预付款支付必须满足三个硬指标
施工合同正式签订后,建设单位才能支付预付款。双方要确保在施工人员和设备进场前7天完成付款手续。施工单位需要向建设单位提供银行保函,保函金额要和预付款数额一致。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国家规定必须审计的工程项目,必须先取得审计意见书才能开工。如果未经审计擅自开工,主管部门会要求停工补办手续。超过规定时间不办理审计手续的,最高会被罚项目总投资的1%。这笔罚款必须用建设单位的自有资金支付。
二、申请预付款要准备两份担保文件
施工单位想拿到预付款,首先要提交履约保函。这份文件证明承包方会按合同完成工程。同时还要提供预付款保函,金额要和申请的预付款相同。这两个担保文件是申请预付款的基本条件。
施工单位还要配合办理工程报建手续。包括施工许可证等文件都要在申请预付款前完成。这些手续不全的话,建设单位有权拒绝支付预付款。
三、工程进度决定预付款扣回方式
施工方每个月要提交工程量报告。建设单位收到报告后要在14天内完成审核。审核前要提前1天通知施工方派人参与。如果施工方不参加核对,就以建设单位的审核结果为准。
建设单位超过14天不审核的,从第15天开始自动认可施工方上报的工程量。设计图纸之外的工程量不纳入计算。因为施工方失误造成的返工量也不会计入付款范围。
四、工程款支付比例有明确范围
财政部规定进度款支付比例不能低于60%,也不能超过90%。具体比例由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竣工结算时要留足质量保证金,通常为工程总价的3%-5%。
如果建设单位拖延付款,施工方可以发催款通知。催告14天后仍不付款的,施工方有权停工。停工期间的利息由建设单位承担,利率按银行同期贷款计算。
五、法律规定的付款时间节点
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必须支付首笔预付款。最迟要在计划开工日期前7天完成支付。预付款在合同里要写明抵扣方式,通常从进度款中分期扣除。
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要在约定时间内付清尾款。未经验收就使用的项目,出现问题由建设单位负责。如果验收发现问题,施工方要免费返工,造成延期还要赔偿损失。
六、合同违约的赔偿责任
施工质量问题导致人身伤害的,承包方要全额赔偿。建设单位拖延提供材料设备的,施工方可以顺延工期并获得赔偿。单方面停工造成的损失,责任方要赔偿设备调运、材料积压等费用。
设计单位提交图纸延误的,要视情况减免设计费。施工方使用不合格材料的,不仅要返工还要承担违约金。所有赔偿金额都应在合同违约责任条款中明确。
七、工程担保的双向保障机制
建设单位付款前必须看到两份保函,这是双向保障的关键。履约保函保障工程按期完成,预付款保函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银行作为第三方担保,有效降低双方风险。
发生纠纷时,保函提供快速解决通道。施工方违约时,建设单位可以通过保函获得赔偿。建设单位拖欠款项时,施工方也能依据保函主张权利。这种机制维护了工程市场的正常秩序。
八、最新规定的三个核心变化
2022年新规强调预付款必须专户管理。支付凭证要保留至少5年备查。30%的预付上限调整为按工程类型浮动,重大项目允许年度分批预付。
清单计价项目要区分主材和辅材。两种材料的预付比例可以不同,但总额不能突破规定上限。这项调整使资金使用更灵活,也更符合实际施工需求。
违规预付的处罚力度加大。转移资金的行为可能面临双倍罚款。审计部门获得直接处罚权,不再需要主管部门配合执行。这些变化强化了资金监管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