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起诉的起诉条件_公益起诉的起诉条件包括

导读:
## 公益诉讼这茬事,咱们老百姓也能扛起大旗!
(抓起茶缸子灌了口浓茶)那天隔壁王婶来串门,说起村口化工厂排黑水的事儿,气得直拍大腿。您猜怎么着?她家菜园子里的黄瓜都长成黑炭条了!我寻思着这事儿不能光骂街,得用法律说道说道。这不就是典型的公益诉讼吗?咱们普通老百姓也能当"啄木鸟",给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治治病!
### 一、公益诉讼这扇门,谁都能敲得响
(掏出老花镜翻着民法典)您可甭觉着打官司是律师的专利,咱们《民事诉讼法》第55条写得明明白白:甭管是张三李四还是街坊邻居,只要瞅见损害大伙儿利益的事儿,都能去法院说道说道。去年县城里那个"外卖小哥告平台"的案子还记得不?人家就是个送餐的,照样把大公司给告了!
举个实在例子,咱们镇上的老张头。去年发现开发商在湿地公园盖楼,老爷子直接拿着手机拍的视频就去了法院。您猜怎么着?法院还真受理了!所以说这公益诉讼的门槛,比咱家院墙还矮半截呢。
### 二、打官司不是过家家,得备齐四样法宝
(掰着手指头数落)想当公益诉讼的"急先锋",您得备齐四件套:第一得有正经由头,第二要找准对家,第三得把事儿说清楚,最后还得往对的地界递状子。这可不是我瞎咧咧,《民事诉讼法》第119条写得清清楚楚。
去年我侄子在省城读书,见天儿看他们学校食堂用"地沟油"。这小子鬼精,愣是摸清了供货商的来路,把进货单、后厨照片、学生拉肚子的病历本都收罗全了。您猜怎么着?一告一个准!所以说这证据啊,就跟炒菜得放盐似的,少了这味可不成。
### 三、手把手教您走流程,比擀面条还简单
(掏出小本本画路线图)头一步得先认准自己身份,您要是瞅见化工厂排污水,甭管是种地的还是教书的,都能当原告。第二步就跟捡豆子似的收集证据,视频、照片、检测报告,有多少收多少。
写状子这事儿您别犯怵,就跟写举报信似的。去年咱们村李寡妇告垃圾场那案子,状子还是我帮着写的呢!重点得把时间地点人物写明白,就跟说书似的要有头有尾。交到法院立案庭,人家窗口的小年轻态度可好了,手把手教你怎么填表。
### 四、真人真事摆眼前,胜诉案例多的是
(翻开报纸指给读者看)去年省高院判的那个"候鸟保护案",几个退休老教师愣是把偷猎团伙给告倒了。您知道他们怎么取证的?六十多岁的人了,扛着相机在芦苇荡里蹲了半个月!法院最后判赔三百多万,全用在湿地修复上了。
再说个新鲜的,上个月刚结案的"直播带货假玉石"案。几个大学生发现主播卖假货,凑钱买了样品去做鉴定。结果您猜怎么着?法院判平台退一赔三,还上了央视新闻!这可比在直播间骂街解气多了。
### 五、法律条文是尚方宝剑,得会使巧劲
(敲着桌子强调)《环境保护法》第58条就跟金箍棒似的,专治各种污染妖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7条更是尚方宝剑,去年"天价茶叶蛋"案就是靠这条判的。不过咱得会用巧劲,就像老话说的"四两拨千斤"。
记得前年那个"广场舞噪音案"不?几个高中生引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愣是把音量超标的音响给收了。现在他们小区晚上安静得能听见蛐蛐叫,这事儿还上了《法治日报》头版呢!
### 六、维权路上不孤单,众人拾柴火焰高
(站起身比划着说)您要是觉得势单力薄,可以找环保组织搭把手。去年"保护古槐树"行动,就是村民和自然之友联手搞的。法院见天儿接这种公益诉讼,工作人员都门儿清,不会给咱脸色看。
我认识个律师朋友专接这种案子,他说现在法官审公益诉讼比普通案子还上心。为啥?因为这是给整个社会治病呢!就跟老中医把脉似的,得把准社会的病症。
(端起茶缸子一饮而尽)所以说啊,咱们平头百姓不是光会发牢骚的主儿。法律给了咱"尚方宝剑",就得使在刀刃上。下回再碰见坑害大伙儿的缺德事,别光在村口槐树下嚼舌根,收拾收拾证据上法院!这公益诉讼的大门啊,永远为有心的老百姓敞开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