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收补偿的法律规定_征收补偿的法律依据

导读:
《普通百姓如何争取合理征收补偿》
一、为什么征收补偿引发这么多矛盾?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城市建设,老百姓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土地被征收、房子被拆迁。这种事关系到国家要发展、政府要建设,但更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很多纠纷都出在补偿金额上,有的觉得给的钱太少,有的觉得拆迁程序不合法。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宪法第十三条,政府为了修马路、建医院这些公共项目,可以征收老百姓的土地和房屋,但必须给合理补偿。这里有三个关键点:必须是真为了公共需要、必须按规矩办事、必须公平给钱。这三个原则要是没做到,老百姓就有权讨说法。
二、法律规定的补偿标准有哪些?
关于土地征收,主要看《土地管理法》。里面说得很清楚,补偿款不能低于土地原本能带来的收入。比如说你家地原来种水稻,补偿就要按种水稻的收入来计算。房子拆迁主要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这个文件要求补偿不能低于市场价,还要算上搬家费、临时租房的钱。
具体来说,补偿应该包含五个方面:土地本身的价值、房屋的价值、院子里其他东西(比如果树、围墙)、搬家需要的费用、过渡期间租房的钱。这里最容易出问题的是评估价格,很多地方评估时故意压低价格,这时候就需要专业评估来帮忙。
三、遇到拆迁应该准备哪些材料?
第一步要收集所有能证明自己权益的文件。最重要的有三样:政府发的征收公告、自家的房产证或土地证、第三方机构做的价格评估报告。现在手机拍照很方便,最好把所有文件都拍下来存好。
比如去年在浙江某县城,老张家房子要拆迁,政府来人说要拆,但一直没给正式文件。老张就用手机录下工作人员说的话,还去政府网站下载了征收公告。后来打官司时,这些证据起了关键作用。
四、争取合理补偿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要主动找拆迁办谈。很多人觉得拆迁办是当官的不好说话,其实他们也有工作指标。带着准备好的材料,把自家情况说清楚。谈的时候记得录音,最好两个人一起去。
如果谈不拢,第二步是申请开听证会。这是法律给的权利,不要怕麻烦。去年在湖北有个案例,二十多户居民联合申请听证会,当场指出评估报告的漏洞,最后补偿标准提高了30%。
第三步可以找专业律师帮忙。很多拆迁案子的法律问题比较复杂,比如怎么区分商业拆迁和公益拆迁。北京王律师去年处理的一个案子,就是开发商假借建学校名义搞商业开发,最后被法院叫停。
第四步是走法律程序。现在法院对这类案子越来越重视,只要证据充分,赢面很大。关键是要在60天内起诉,超过时间法院就不受理了。
最后要是判决下来了对方不执行,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去年在广东,法院就冻结了拆迁公司的账户,直到他们把补偿款补齐。
五、两个真实案例带来的启示
前年郑州有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两百多户居民的补偿标准比市场价低一半。大家联合请了律师,发现评估公司根本没有资质。法院最后判重新评估,每户多拿了五十多万补偿。
另一个案例在四川农村,政府要修水库淹了三个村子。有家人发现征收公告没按规定公示,程序不合法。他们告到省高院,结果整个征收项目被叫停,最后重新走了正规程序。
特别要注意的是,现在很多地方搞"协议拆迁",表面上是商量着来,实际上不给看正式文件。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多个心眼,必须看到盖红头文件的正式通知才能签字。
遇到暴力拆迁千万别硬扛,第一时间报警,用手机拍下现场。去年在山东,有人把强拆过程直播到网上,引起全国关注,最后相关责任人被处理。
最后提醒大家,维权要讲方法。该争取的要争取,但别用过激手段。现在法律越来越完善,只要按程序走,多数问题都能解决。关键是要留好证据,抓住程序漏洞,该找律师的时候别心疼钱。记住征收补偿不是施舍,是老百姓应得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