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关于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规定)_工程转包违反了哪一条

导读:
建筑行业必须知道的五种违法操作
一、七种典型转包行为
建筑行业存在七种常见违法转包行为。第一种是施工单位把工程转给个人承包。第二种是把工程交给没有资质或安全许可的单位。第三种是在合同没有写明且没得到建设单位同意时,施工单位私自将部分工程转给其他单位。
第四种是总承包单位把房屋主体结构分包出去。第五种是专业分包单位将非劳务部分再次分包。第六种是劳务分包单位把接手的劳务工作二次转包。第七种是劳务单位除了收取劳务费,还额外收取材料费和设备费。
二、如何判断违法转包
判断是否存在违法转包要看三个方面。首先要检查实际施工方和申报时登记的是否为同一家单位。其次要核实现场管理人员是否真实在岗,这些人是否真是承包公司的员工。
最后要对比实际执行的合同和在政府部门备案的合同内容是否一致。这三个方法能有效发现转包行为。
三、违法操作的严重后果
违法分包会带来多重法律后果。承包单位要和接收单位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建设主管部门会要求立即整改,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严重的情况会导致企业被要求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最严重时会直接吊销企业资质证书,这意味着失去承接工程的资格。
四、法律划定的禁区
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禁止三种行为。建筑企业不得让其他单位使用自家资质接工程。施工总包单位必须亲自完成工程主体结构施工。
所有分包必须找有对应资质的单位,且不得进行二次分包。这些规定在民法典和建筑法中都有明文记载。
五、招标项目的特别规定
对于通过招标获得的工程有更严格要求。违规转包或分包导致质量问题的,承包方和接收方要连带赔偿。故意拆分工程规避招标会被重罚,罚款金额最高可达合同额的10%。
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一旦违规,可能被暂停拨款。相关责任人还会受到行政处分,企业信用等级也会被降级。
重点提示
所有建筑企业必须使用自身真实资质承接工程。承接范围不能超过资质许可等级,禁止出租出借资质证书。施工单位要确保主要工程由自己完成,需要分包的必须按规定办理。
劳务分包只能收取人工费用,不能涉及材料设备款项。现场管理人员必须真实在岗履职,不得使用挂靠人员。合同签订和备案内容必须完全一致,不可弄虚作假。
这些规定保障了工程质量安全,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企业要定期检查合同履行情况,建立合规管理体系。从业人员需加强法律学习,避免因疏忽触犯红线。发现违法转包行为可向住建部门举报,共同营造健康行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