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特点及解决_借款合同具有的法律特征

导读:
如何避开借款合同里的那些坑——20年老律师的实战经验
一、借款合同里的五个关键点
借款合同是老百姓和公司借钱时都要签的书面文件。我处理过上百件借款纠纷,见过太多人因为没注意合同细节吃了大亏。这里有五个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要特别注意。
第一要看清楚谁在借钱。不管是银行、公司还是个人,签合同前都要核实对方身份。比如公司要出示营业执照,个人要拿身份证原件核对。去年有个案子,借款人用假身份证签合同,最后追债都找不到人。
第二要把钱数写明白。合同里必须用大写和小写两种方式写清楚借款金额。小数点后几位、还款币种这些细节都不能马虎。见过有人把"10000元"写成"10000万元",一个零头就差了十倍。
第三要算对利息和期限。年利率超过14.6%就违法了,这个数要记牢。还款日期最好精确到某年某月某日,不要写"半年后"这种模糊说法。上周刚有个客户因为把"月息2分"理解成2%,实际是2‰,多付了十倍利息。
第四要看担保靠不靠谱。房子抵押要去房管局登记,车子质押要实际拿到车钥匙。担保人要有稳定收入,最好在合同里写明担保范围。前年有个老板用已抵押三次的厂房做担保,最后拍卖时根本分不到钱。
第五要留好法律证据。转账必须备注借款用途,现金交付要让对方打收条。重要谈话要录音,关键信息用微信确认。去年有个案子,借款人咬定没收到钱,好在出借人保留了银行流水记录。
二、签合同前必须做的三件事
签合同不是简单签字按手印,有三个重要步骤千万不能省。第一步要查对方底细。上企查查看看公司有没有官司,问亲朋好友打听借款人信誉。有条件的可以请律师做背景调查,花小钱能省大麻烦。
第二步要核对所有证件。公司要验营业执照和公章,个人要核对身份证和签名。特别注意授权委托书是否在有效期,公章有没有在公安局备案。去年有个案例,分公司经理私刻公章借款,总公司根本不认账。
第三步要请专业人士把关。花几百块请律师看合同,能发现隐藏风险。重点检查违约金条款、管辖法院约定这些容易埋雷的地方。有个客户自己签的合同写着"争议提交北京仲裁",可他住在海南,打官司要多花好几万路费。
三、出现纠纷后的应对方法
就算合同写得再仔细,也可能出现还不上钱的情况。这时候记住四个应急措施。第一要马上发书面催款通知,用EMS寄并且保留底单。微信催款要让对方回复确认,电话催款要录音。这些都能作为诉讼证据。
第二要立即查封财产。发现对方有转移财产迹象时,马上申请法院冻结账户、扣押车辆。去年我们通过冻结借款人支付宝账户,三天就追回了80万欠款。
第三要找担保人负责。如果借款人有担保人,要同时向担保人追债。注意有的担保是一般保证,必须先起诉借款人才能找担保人。房产抵押的要及时申请拍卖,车辆质押的要注意保管好车辆。
第四要选对打官司的方式。5万元以下走小额诉讼,一审终审省时间。标的大的可以考虑仲裁,但要注意仲裁费用比法院高。现在很多法院开通了在线诉讼,不用跑法院就能立案。
四、五个血淋淋的真实教训
案例一:王老板借给朋友200万,只在合同写"月息3分",没约定是百分比还是千分比。法院按千分之三判利息,王老板少拿54万利息。签合同时一定要写成"月利率3%"。
案例二:李女士用现金借出50万,没让借款人写收条。对方赖账时说根本没拿到钱,李女士败诉。大额借款必须银行转账,备注借款用途。
案例三:张先生抵押房子时没办登记手续,借款人把房子转卖他人。现在钱房两空。不动产抵押必须去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抵押登记。
案例四:公司财务替老板签字借款,后来公司不认账。法院认定属于个人借款,由财务自己还钱。公司借款必须盖公章,最好有股东会决议。
案例五:合同约定发生纠纷要去西藏仲裁,赵先生打官司花了8万差旅费。签合同时要约定本地法院管辖,省时省钱。
五、保护自己的四个绝招
第一招:借钱给公司时,除了盖公章,还要法定代表人签字加按手印。这样就算公章有问题,还能追究个人责任。
第二招:每月催款要有记录。在微信里定期发"某年某月借款XX元请按时还款",对方只要不反驳,就能作为证据。
第三招:抵押房产时要做全委公证。万一对方不还钱,可以直接过户房产,不用打两年官司。
第四招:在合同里加这句话:"借款人同意用微信作为送达方式,任何通知发送至本合同记载微信号即视为送达"。这样不用跑腿送传票,微信发通知就有法律效力。
签借款合同就像系安全带,平时觉得麻烦,出事时能救命。记住这些干货知识,关键时候能避免几十万损失。遇到复杂情况还是要找专业律师,花点咨询费比赔光本金强。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我会挑典型问题做详细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