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待遇包括_工伤保险待遇包括从业人员因工负伤后的抢救治疗费用

导读:
工伤保险:你需要知道的五大权益保障
第一模块 医疗相关保障
工伤保险为受伤职工提供三种医疗支持。治疗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由保险支付。职工需要保留医院开具的收费单据和诊断证明。住院期间每天可获得伙食补贴,标准由当地政府规定。需要康复治疗的职工可以申请后续治疗费用报销。
第二模块 工资福利保障
治疗期间工资正常发放。企业不得以任何理由扣除工资或奖金。治疗后需要长期休养的职工,可申请伤残津贴。津贴金额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每月可获得工资的90%作为津贴。
第三模块 生活支持措施
生活无法自理的职工可申请护理补助。护理费根据护理依赖程度分为三个等级。职工因工死亡时家属可领取丧葬补助。补助金额为当地6个月平均工资。护理费用和丧葬费用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四模块 经济补偿项目
伤残职工可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标准按伤残等级划分,从27个月到7个月工资不等。治疗结束后仍需继续治疗的,可申领医疗补助金。因工死亡职工的家属可领取全国统一标准的工亡补助金。2023年工亡补助标准为94.8万元。
第五模块 操作流程指引
受伤后要立即向单位报告事故。单位需在24小时内向社保部门报备。职工应到定点医院就诊并保存所有票据。单位要协助职工在30天内完成工伤认定。社保部门收到申请后15天内发放待遇决定书。
实际案例说明
某装修工人从脚手架跌落导致骨折。单位当天向社保局提交事故报告。工人治疗期间每月按时领取全额工资。伤愈后经鉴定为九级伤残,获得9个月工资的一次性补助。因手指活动受限,每月额外领取伤残津贴。
某快递员送货途中遭遇车祸身亡。家属通过单位申请工亡认定。社保部门核准后发放丧葬补助金4.2万元。同时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94.8万元。家属每月还可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
关键法律条文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作期间发生的事故伤害应认定为工伤。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期间受伤同样适用。暴力伤害需与工作职责相关。停工留薪期最长不超过24个月。伤残补助金标准按缴费工资计算。工亡补助金为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权益维护要点
劳动者要主动学习保险政策。发生事故后注意收集现场证据。及时要求单位申报工伤认定。对认定结果有异议可申请行政复议。企业未缴纳保险的,工伤保险待遇由企业全额承担。职工可通过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
工伤保险制度为劳动者提供全方位保障。了解具体待遇项目有助于更好维护权益。遇到问题可拨打12333社保咨询热线。保留好医疗记录和认定文书是关键。企业和职工都要提高法律意识,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