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介入民事纠纷 追究责任_公安介入就不能起诉了吗

导读:
## 公安来管咱老百姓的"钱官司"?这事儿您得这么整!
(开篇以市井对话切入)"老张头,您听说了吗?东头那家房地产公司被公安给端了!"王大妈挎着菜篮子,眼珠子瞪得溜圆,"听说坑了上千号人,十几亿的房款全打了水漂!"要说现在这世道啊,真是啥幺蛾子都有。今儿咱们就唠唠,当咱们普通老百姓遇上这种"钱官司",公安突然插一脚进来,咱该咋整?
### 一、公安为啥要管"民事纠纷"这档子事?
您可别以为公安同志就只管抓小偷逮劫匪。好比说去年朝阳区那个案子,某装修公司收了两千多户业主的装修款,结果老板卷钱跑路。这事儿表面看是合同纠纷,但公安一查,好家伙!公司账上压根没买过建材,这就是典型的合同诈骗啊!
这里头有个门道您得记准了:但凡涉及金额超过五十万,按《刑法》二百二十四条就得算"数额特别巨大"。去年最高法刚出的司法解释说得明白,这种案子起步就是十年大牢。所以您要是遇到对方摆明是空手套白狼,可别傻乎乎光打民事官司,赶紧报警才是正理。
### 二、手把手教您五步维权法
第一步:证据要收得比快递小哥还勤快。去年海淀李大姐的案子就特典型,她在理财公司投了二百万,结果公司暴雷。李大姐愣是把三年间的转账记录、微信聊天截图、宣传单页全留着,连当初签合同时偷偷录的对话都存着。后来法院判案,就指着这些证据定了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第二步:调解这事儿得讲究策略。西城王老板去年跟人合伙开饭店闹掰了,他先找街道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成又上法院申请诉前调解。您猜怎么着?调解员发现对方账目有问题,直接建议移送公安,最后查出个职务侵占罪。
第三步:诉讼材料要整得比丈母娘挑女婿还仔细。去年通州那个房屋买卖纠纷,买方老刘把二十年前的宅基地证明、三代户口簿复印件都备齐了,连对方在房交会上吹牛的录音都整理成文字版。法官当庭就认了这些证据,对方直接认怂。
第四步:跟公安打交道要像老中医把脉。朝阳张会计发现公司账目有问题,先不动声色拷贝了电子账本,又悄悄收集了老板的海外转账记录。等公安介入时,她把这些材料往U盘里一装,办案民警直夸"比专业审计还齐全"。
第五步:执行阶段得学猎犬盯肉骨头。丰台赵先生打赢官司后,发现对方把房产转到了小姨子名下。他立马申请法院调查令,带着执行法官直奔不动产登记中心。最后不仅追回欠款,对方还因为转移财产吃了藐视法庭的罚单。
### 三、这些雷区您可千万绕道走
前阵子大兴区出个奇葩事,老周跟人打官司,伪造了张借条想多要赔偿。结果笔迹鉴定露了馅,好好的原告变被告,差点吃上伪造证据罪的官司。所以说啊,证据这玩意儿,宁缺毋假!
还有那个海淀刘女士,案子还在调解阶段就上网发帖骂街,结果被对方反告名誉侵权。要我说啊,咱有理不在声高,法律这杆秤可比键盘侠的唾沫星子管用多了。
### 四、办案民警的"三板斧"您得门儿清
您知道现在公安经侦部门有多少高科技手段吗?去年通州破获的那个P2P大案,民警通过资金流向分析,把涉案的138个账户查了个底朝天。什么虚拟货币、海外账户,在经侦的"电子鹰眼"面前都是纸老虎。
再说说那个朝阳区保健品诈骗案,民警假扮买药的"冤大头",带着秘拍设备把犯罪分子的忽悠过程录了个全。这些视听资料往法庭上一放,辩方律师当场就蔫了。
### 五、钱追回来了,日子还得往前看
东城孙阿姨的案子让我特别感慨。她被骗了养老钱,追回损失后成立了反诈志愿者小组。现在带着老姐妹们在公园里边跳舞边宣传防骗知识,上周还上了《法治进行时》。要我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反杀"。
最后给您提个醒:遇到事儿别慌神,记住"证据为王"这四个字。咱北京的老话儿说得好:"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现在法治越来越完善,那些个坑蒙拐骗的主儿,终究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结尾呼应开头)您看,就像王大妈说的那房地产案子,最后主犯判了无期,购房者的钱也在逐步返还。所以说啊,遇事别怕麻烦,该报警报警,该起诉起诉。记住喽,现在可不是"衙门八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的旧社会,咱们手里握着的法律条文,那就是最硬气的"尚方宝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