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转为借贷纠纷_合同纠纷转为借贷纠纷案例

导读:
# 合同纠纷如何变成借贷纠纷?五步教你正确处理
## 一、合同纠纷和借贷纠纷有什么不同?
合同纠纷发生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常见问题包括一方没有按约定履行义务,或者合同被解除,或者需要追究违约责任。比如卖家不按时交货,买家不付货款,这些都算合同纠纷。
借贷纠纷围绕借钱还钱产生。核心问题是借款人没有按时还款,或者利息计算有争议,或者担保人不承担责任。比如朋友借钱不还,银行追讨贷款,这些属于借贷纠纷。
两种纠纷的主要区别在于争议焦点。合同纠纷重点看双方是否按约定完成交易,借贷纠纷重点看借款是否按时偿还。处理方式也不同,合同纠纷可能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借贷纠纷通常直接追讨欠款。
## 二、哪些情况会让合同纠纷变成借贷纠纷?
### 1. 借款合同出问题
签了借款合同但对方不还钱是最典型的情况。比如借条写明三个月还款,到期后借款人找借口拖延,这时候纠纷就从合同履行问题直接转为追讨借款。
### 2. 担保人拒绝承担责任
当借款人还不上钱时,担保人需要按约定代还。如果担保人推卸责任,债权人可以同时起诉借款人和担保人。这种情况会把合同担保条款的争议转为借贷纠纷。
### 3. 买卖交易不付款
常见于货到不付款的情况。比如公司A给公司B发了100万货,公司B收货后迟迟不打款。此时卖家可以主张这笔货款转化为借款要求偿还。
### 4. 股权转让欠款
股权买卖中买方不支付转让款的情况越来越多。比如王总把公司股份卖给李总,合同签了但李总迟迟不付500万转让费。这种情况法院可能认定这笔钱属于借款性质。
## 三、遇到纠纷时应该怎么做?
### 第一步:明确纠纷性质
先要确认是普通合同纠纷还是可以转为借贷纠纷。关键看是否存在明确的金钱给付义务。比如买家没付货款,卖家手里有发货单和催款记录,这就可能转为借贷纠纷。
### 第二步:收集关键证据
需要准备五类材料:原始合同、付款凭证、沟通记录、对方身份信息、担保文件。微信聊天记录要截图,录音要整理成文字稿,银行流水要去柜台盖章。
### 第三步:计算具体金额
把本金、利息、违约金分开列明。利息计算要注意两点:年利率不能超过银行同期利率四倍,超过部分法院不支持。违约金和利息加起来也不能超过这个上限。
### 第四步:尝试协商解决
去对方公司面谈时要带齐证据复印件。谈判中可以适当让步,比如免除部分利息。记得签书面和解协议,约定如果再次违约要承担律师费等额外费用。
### 第五步:正式起诉维权
起诉状要写清转化理由,比如"双方形成事实借贷关系"。同时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对方转移资产。开庭时要重点证明三点:存在真实交易、对方欠款事实、已尽催告义务。
## 四、真实案例教你如何处理
### 案例一:服装厂追讨货款
浙江某服装厂给商场供应200万货品,合同约定月结。商场拖欠半年后,服装厂起诉要求转为借款。法院采纳了发货单、对账单、催款函等证据,判决商场连本带息还款。
这个案例的关键点是服装厂持续催款的证据链完整。他们每月寄送对账单,保留快递单,微信上也有多次催款记录,这些证据帮助成功转化案件性质。
### 案例二:工程担保纠纷
建筑公司为开发商做工程,老板个人提供担保。工程完工后开发商拖欠500万工程款。建筑公司同时起诉开发商和担保人,法院认定担保条款有效,判决两人连带还款。
此案提醒要注意担保期限。工程合同担保期是六个月,建筑公司在期限内起诉,所以担保人不能免责。如果超过担保期,就只能追讨主债务人。
## 五、法律条文怎么规定?
### 1. 合同违约责任
《民法典》577条规定:不履行合同义务要赔偿损失。比如装修公司拖延工期,业主不仅可以要求继续施工,还能索赔误工费。
### 2. 借款利息计算
《民法典》680条明确:利息不能预先扣除,利率不得违规。比如借款100万约定月息3%,超过法定标准的部分无效。
### 3. 担保责任认定
《民法典》686条规定:没有约定担保方式的视为一般保证。这意味着债权人必须先起诉借款人,执行不到钱才能找担保人。
### 4. 特殊情形免责
《民法典》590条规定: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违约,可以部分或全部免责。比如疫情期间封城导致无法交货,这种情况可以减轻违约责任。
处理这类纠纷要把握三个要点:及时取证、明确诉求、活用法律。普通人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建议在起诉前先做两件事:找专业律师咨询,到当地法院立案庭了解最新判例。掌握这些方法,就能更好维护自身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