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件_不能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案件范围

导读:
《这些官司不能走"快车道"——手把手教你避开小额诉讼误区》
一、金额超标型案件要绕道
法律给小额诉讼划了条硬杠杠:标的额超过50万的案子不能走这条道。去年朝阳法院就碰到个典型案例,建材商老周被拖欠货款68万,他图省事非要走小额程序。立案窗口的书记员直接亮出《民事诉讼法》第157条,指着墙上告示说:"您这金额都够买辆进口车了,得走普通程序。"
二、案情复杂型纠纷要慎选
去年通州有起房屋确权案,涉及叔侄三代人二十年的房产纠纷。光证据材料就装了三个编织袋,证人名单写了五页纸。这种案子就像乱线团,得用普通程序的"大剪子"慢慢理。西城法院王法官说:"复杂案件走小额程序,等于让新手司机开山路。"
三、公共利益案件必须走正门
丰台去年发生化工厂污染案,受影响的居民有三百多户。这类涉及公共利益的案子就像高压线,必须用普通程序的"绝缘手套"来处理。最高法司法解释说得明白,这类案件要组成合议庭,还要在《人民法院报》公示。
四、身份关系案件不能图快
海淀李大姐去年闹离婚,非要走小额程序分家产。法官拿着《民法典》1079条劝她:"离婚官司得查感情状况,分财产要看贡献度,这哪是快车道能解决的?"最后走普通程序,开了三次庭才查清二十年的经济账。
五、应对复杂案件的五步诀窍
1. 找专业顾问把脉
东城张老板去年遇合同纠纷,花两千块找律师做了两小时咨询,把案件脉络理得门儿清。这钱花得值,省了后面三趟跑法院的功夫。
2. 证据准备要下狠功
石景山刘大爷打房产官司,翻箱倒柜找出四十年前的建房批文。他把材料按时间顺序贴在大纸板上,开庭时往桌上一摆,对方律师当场傻眼。
3. 起诉文书要写明白
起诉状别学八股文,要像快递单似的清楚。重点用粗体标,金额用红笔圈。通州法院统计,格式规范的起诉状立案通过率高出三成。
4. 开庭要有策略
朝阳区有个工程款案子,原告把施工日志装订成册,每本都贴彩色标签。法官翻着方便,审案效率提高一倍。这叫"好马配好鞍,证据要会装"。
5. 判决执行要趁早
去年大兴有个案例,胜诉方拖了三个月才申请执行,结果对方早把财产转移了。记住,判决书不是收藏品,得马上到执行局办手续。
典型案例:丰台建筑商老赵的教训
老赵接了个八百万的装修工程,甲方拖欠尾款二百多万。他图省事想走小额程序,被律师拦住。按普通程序起诉后,老赵把三十本工程记录、两百张现场照片做成展板。开庭时甲方代表看见这阵仗,当庭同意调解。老赵不光拿回欠款,还要来了违约金。
重要提醒:法律文书要常更新
最高法每年都会出新解释,像去年修订的《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规则》,就把环境污染案从快车道移除了。这事关重大,得定期查看法院公告栏,或者关注"中国裁判文书网"。
避坑口诀:三查三问
查金额:先拿计算器把标的额算三遍
查案由:对照《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核对
查时效:别等诉讼时效过了才着急
问法院:打12368热线最靠谱
问律师:专业意见能少走弯路
问过来人:街坊邻居的经验有时管大用
最后给您提个醒:打官司不是比谁嗓门大,是比谁准备得周全。遇到拿不准的情况,千万别自作聪明。花点咨询费找专业律师,比事后补救划算得多。法律这碗饭,终究得让专业的人来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