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委托协议_代理委托协议哪里查

导读:
(拍大腿)您知道吗?去年有六成经济纠纷与代理协议有关。咱们今天用最直白的话,把代理委托那些坑说明白。
一、代理协议就是张特殊"借条"
代理协议和借条一样重要。区别在于借条借的是钱,代理协议借的是办事权利。法律规定代理人必须在约定范围内行事,就像借车不能用来闯红灯。
签协议要写清五件事:双方姓名、代理事项、权限范围、报酬计算、违约条款。好比租房合同要写地址、租金、押金。去年王老板找人代销茶叶,没写销售区域,结果代理商跨省串货,赔了二十万。
查对方资质就像买菜看保质期。签合同前要查企业信用信息,看有没有经营异常。上裁判文书网搜公司名字,有诉讼记录的要当心。城南李老板去年找的代购公司,签约后才发现被列入失信名单。
二、这些案例让你看清风险
城西赵总的案例很典型。他让业务员代签合同,没限制签约金额。结果业务员私下签了十倍订单,客户索赔时公司只能认栽。关键要在协议写明"单笔合同超5万需书面确认"。
孙阿姨的案例更揪心。她让侄子代管房子,协议没禁止转租。侄子把房子租给传销组织,警察上门才发现。现在房东也要担责,因为协议没写"不得转租"。
有个细节要注意:微信聊天记录能当证据。去年马老板和代理人口头约定分成比例,后来对方不认账。法院采信了微信聊天记录,判代理人补足8万元差价。
三、遇见纠纷怎么办
第一步翻合同找漏洞。就像看病先查病历,重点看权限条款和违约条款。有个家具厂在合同里找到"未授权代收货款",成功追回被私吞的53万货款。
第二步固定证据链。包括合同原件、转账记录、沟通记录。去年网红带货案,商家靠直播录屏证明代理人虚假宣传,挽回百万损失。
第三步选对法院起诉。合同有约定按约定,没约定去被告所在地。注意诉讼时效是三年,超过期限法院不受理。有个海鲜商拖了四年才起诉,白白损失90万。
四、钱的问题要算明白
代理费计算方式要具体。别说"按利润分成",要写"按净利润的15%结算,净利润=销售收入减进货成本减物流费用"。去年有家服装厂因此少付了7万代理费。
垫付费用报销要限定标准。明确哪些费用能报,需要什么票据,多久内报销。建议加上"每月15日前提交上月费用清单,逾期视为放弃"。有个案子里,代理人三年后才拿发票报销,法院判超过合理期限。
违约金别写太高。法律规定一般不超过实际损失30%。某快递代理商合同写"违约赔100万",实际损失只有40万,法院最终调低到12万。
五、法院判案看这些重点
法官主要看三点:是否有授权、是否越权、是否善意。去年有个案例,代理人用伪造的授权书签合同,法院判公司不用担责,因为相对方未尽审查义务。
民法典第172条很重要。表见代理情况下,即便没授权,公司也要负责。某超市员工私刻公章签约,因超市管理疏忽,被判赔偿供应商80万。
恶意串通必输官司。代理人与第三方勾结损害委托人,合同无效。有家药厂代理把客户转给竞争对手,法院判赔偿所得利润的三倍。
防坑口诀记心上:签约查资质,权限写得细,钱款定期对,沟通留痕迹。每月核对账目,发现问题及时叫停。重要事项必须书面确认,微信回复"好的"也算数。
(看表)最后提醒:别省律师费。花三千块咨询费,可能避免三十万损失。合同模板网上有,但关键条款要量身定制。记住,代理关系不是谈恋爱,白纸黑字最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