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承包合同要注意哪些问题_工程承包合同要注意哪些问题和细节

导读:
工程承包合同避坑指南
一、签合同前必须查清合作方资格
签工程合同前要确认对方的签约资格。法律规定签合同的人必须是有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检查对方营业执照和施工资质是必要步骤。没有资质的单位签的合同可能被认定无效。
去年某市发生过典型案例。一家装修公司没有装修资质就接了酒店工程。施工完成后出现墙面开裂问题。酒店拒绝付款后闹上法庭。法院判定合同无效,装修公司拿不到工程款还要赔拆除费用。这个教训告诉我们,签合同前必须查清对方的施工资质。
二、合同条款要完整避免漏洞
完整的合同要包含七个关键部分。工程名称和地点要写清楚具体位置。承包范围要写明具体负责哪些施工内容。工程款要确定总价还是单价计算方式。质量验收标准要注明使用哪种国家标准。工期要写明开工日期和计划完工时间。合同变更条款要说明什么情况能改合同。最后要写清楚违约怎么处理。
某县道路施工合同就吃过条款不完整的亏。合同里没写明付款时间节点,施工队做完路基就要钱,业主说年底才能结账。双方闹到法院,法官只能参照当地其他工程付款习惯来判。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避免,只要在合同里写明每月付进度款还是完工后一次性支付。
三、工程款结算方式要写清楚
工程款是合同的核心内容。要写明是按施工进度分期付款还是完工后付全款。如果采用进度付款,要约定每个施工阶段的具体付款比例。建议保留5%-10%的质保金,在验收合格一年后支付。
固定总价合同要特别注意。某厂房建设项目约定总价500万元,但没写付款时间。施工方提前三个月完工,业主却说资金周转困难要延期半年付款。法院判决业主必须立即支付,但施工方为此垫资半年损失了利息。如果在合同里写明"完工后7个工作日内付清全款",就能避免这种纠纷。
四、质量标准和验收流程要明确
工程质量条款要写明按哪个国家标准执行。住宅工程通常采用GB50210标准,道路工程用JTGF80标准。验收要分阶段进行,地基验收、主体结构验收、竣工验收都要写进合同。建议约定业主收到验收申请后15天内必须组织验收。
某小区防水工程纠纷就是反面教材。合同只写"符合防水要求",没写具体标准。下雨后地下室漏水,施工方说达到行业标准,业主认为应该完全不渗水。最后法院委托检测机构按GB50108标准检测,发现确实不达标。如果合同里写明执行这个标准,双方就不会有争议。
五、工期延误责任要提前约定
合同要写明开工日期和计划完工日期。建议约定阴雨天超过多少天可以顺延工期。材料供应不及时导致的延误要写明责任归属。每天延期罚款金额要合理,一般控制在合同总价的0.1%左右。
某商场装修工程就发生过工期纠纷。合同约定180天完工,但施工期间遇到疫情封控停工45天。施工方要求顺延工期,业主却要按合同扣违约金。法院查看当地防疫政策后,判定这45天属于不可抗力不用赔偿。这个案例提醒我们要在合同里写明遇到疫情等突发情况怎么处理。
补充注意事项
合同变更要有书面记录。任何设计修改或工程量增减都要双方签字确认。建议约定变更金额超过合同价5%需要重新议价。
纠纷解决方式要提前选好。建议约定先协商调解,协商不成再到工程所在地法院起诉。仲裁虽然快但费用较高,适合大额工程纠纷。
合同解除条款要公平。建议约定业主拖欠工程款超过30天,施工方有权停工。施工质量不合格且拒不整改超过15天,业主可以解除合同。
签合同时最好请专业律师审核。重点检查违约责任是否对等,权利义务是否平衡。有些施工方提供的格式合同会隐藏对业主不利的条款,需要特别注意。
工程合同管理要点
建立合同履行台账。记录每次付款、验收、变更的具体情况。保留所有往来函件和签字单据。发生纠纷时这些记录就是关键证据。
定期检查合同执行情况。项目经理要每周核对工程进度是否达标。发现延期苗头要及时发工作联系单催告。质量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书面通知整改。
做好签证变更管理。设计变更必须要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签字确认。工程量增加要有现场测量记录和影像资料。材料涨价需要保留采购发票作为证明。
工程承包合同管理是门学问。既要懂法律知识,又要熟悉工程管理。把握住主体资格、条款完整、款项明确、质量可控、工期合理这五个重点,就能避开大多数合同陷阱。遇到复杂情况时及时咨询专业人士,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