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公开审理的案件_不能公开审理的案件怎么处理

导读:
## 打官司也有不公开的时候?律师教你处理特殊案件
(整理案卷声音)很多人觉得打官司都要在公开法庭进行,其实法律明确规定五类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我在律师事务所工作二十年,处理过大量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特殊案件,今天就把这些经验分享给大家。
### 一、哪些案件需要关起门来审?
法律明确规定五类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第一类是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比如军事机密、国防科研信息。去年我们代理过一起军工企业技术泄密案,庭审时连窗户都要用遮光帘挡住。
第二类是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上个月处理过一起饮料配方侵权案,原告公司拿出三十年研发档案,这类案件开庭时连旁听席都要清场。第三类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比如离婚诉讼中牵扯婚外情细节。
第四类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去年有个初中生校园欺凌案,法院不仅不公开审理,连判决书都隐去了当事人姓名。第五类是法律特别规定的其他情形,比如涉及国家安全的恐怖活动案件。
### 二、办理流程分步走
**第一步:判断案件类型**
接到案件要先做分类。有个简单方法:查看证据材料是否带有"机密""秘密"标识,或者涉及当事人不愿公开的个人信息。去年有位客户被竞争对手盗用客户名单,我们通过文件密级认定属于商业秘密案件。
**第二步:准备申请材料**
申请书要写清楚三点:案件类型、不公开理由、法律依据。注意不能泄露具体机密内容。有个技巧是用代号代替关键信息,比如把"抗癌药分子式"写成"技术资料A"。
证据准备要格外小心。办理过一起工程设计图被盗案件,我们不仅提供图纸,还准备了保密协议、门禁记录等二十多项辅助证据。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必须证明采取过保密措施。
**第三步:把握申请时机**
行政案件要在立案时提出申请,民事案件最晚在开庭前七天提交。去年有个商标侵权案,对方律师在开庭当天才申请不公开审理,结果被法官当庭驳回。
**第四步:参加特殊庭审**
不公开审理的法庭会严格核查人员身份。上个月参加涉密案件开庭,所有人要过两道安检,连手机都要寄存。律师发言要注意尺度,不能提及涉密信息的具体内容。
**第五步:做好后续防护**
判决书送达后要及时处理保密材料。我们有套标准化流程:纸质文件用碎纸机粉碎,电子文件用专业软件彻底删除。去年有家律所没做好善后,导致客户名单外泄,赔了三百多万。
### 三、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不公开审理就是暗箱操作吗?**
完全不是。整个过程仍受法律监督,只是不对公众开放。去年有起政府招标纠纷案,虽然不公开审理,但全程录音录像,当事人随时可以申请查阅。
**问题2:证人需要签保密协议吗?**
必须签。处理过一起医药专利案,三个专家证人都签了保密承诺书。违反协议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219条有明确规定。
**问题3:庭审记录怎么保管?**
涉密案件的笔录单独存放,普通案件归档后保存十年,涉密案件要保存三十年。法院有专门涉密档案室,进出都要登记备案。
### 四、这些错误千万别犯
**错误1:用普通快递寄送涉密文件**
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有律师用同城快递送军工图纸,结果文件在快递站放了三天。正确做法是派专人送达,或者使用加密传输系统。
**错误2:在咖啡厅讨论案情**
去年有同行在星巴克修改合同,被竞争对手偷拍屏幕。处理涉密案件要在屏蔽会议室工作,电子设备要装防窃听软件。
**错误3:忽视后续保密义务**
案件结束后仍有保密责任。代理过一起五年后解密的案件,当事人以为过了诉讼时效就可以公开讨论,结果被追究违约责任。
### 五、特殊案件处理技巧
**技巧1:建立保密清单**
把案件涉及的所有敏感信息列成清单,每项标注保密等级。处理政府招标案时,我们把137项保密点分为三级管理,这个做法后来被多家律所借鉴。
**技巧2:使用替代称呼**
在法庭上避免直接说敏感词。有起农药配方案,我们把关键成分称为"X物质",既表达意思又不泄露机密。
**技巧3:准备两套材料**
向法院提交的材料要做脱敏处理。有套"双版本"策略:公开版本删减敏感信息,完整版本密封提交。这个办法在专利侵权案中特别有效。
(整理公文包声音)处理不公开审理案件就像拆炸弹,每个环节都要小心。记住三个要点:第一时间确认案件性质,全程做好保密措施,结案后彻底清理痕迹。法律既赋予我们保密的权力,也要求我们承担保密的责任。办案时多一分谨慎,就能为当事人多守一道安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