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破产程序:解决债务困境的行动路线图_个人破产具备的条件

导读:
(开篇场景)村口大槐树下,老李头攥着法院传票直哆嗦,三个债主围着他要卖祖屋。这场景让不少乡亲想起自家难处——欠钱还不上该咋整?今儿咱们就掰开揉碎说说个人破产那些门道,让您明白法律这把保护伞到底怎么撑。
一、破产不是绝路,而是救命绳
很多人一听"破产"就腿软,觉得跟蹲大牢似的。其实这事儿跟看病一个理儿,得及时治。《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白纸黑字写着,欠的钱比财产多时,就能申请破产保护。去年镇上开餐馆的张老板就是活例子,疫情三年欠了百来万,现在靠着破产程序保住了老宅,还在小学门口支起早餐摊。
您别不信,县法院去年受理的127件个人破产案,89人都重新站起来了。这就跟种庄稼似的,地力耗尽了得休耕,人背债背不动了也得喘口气。法院王庭长常说:"破产不是终点站,而是中转站。"
二、五步走通破产路
第一步:递状子要实在
写申请书不能藏着掖着,得把家底抖搂干净。去年东村老赵把藏在沼气池的三万块钱瞒了,结果被判了虚假破产罪,现在还在吃牢饭。按《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申请书得写清欠了哪些债、手头有啥财产,就跟相亲报家底似的。
第二步:法院查账像过筛
递了状子别急着喘气,法院要拿放大镜查15天。这期间可别动歪心思,西街开网吧的小刘就是教训——审查期间偷偷卖电脑,直接进了拘留所。法官们查的可细了,连您三姑家借的五千块买菜钱都得记上账。
第三步:管家来了有规矩
法院派来的破产管家都是持证上岗的专业人。去年处理老周案子的陈律师,硬是把报废拖拉机多卖出两千块。这些管家既要帮您清点财产,还得盯着别让债主乱来。
第四步:债权人开会定章程
这个会可比家族会议严肃多了,得半数以上债主同意才能通过方案。南村养鸡场破产时,二十多个饲料供应商坐满会议室,最后表决同意分期还款。
第五步:法院拍板作数
方案通过后,法院会出裁定书。从这天起,债主就不能天天堵门要债了。但您得记着,这纸文书不是免死金牌,该还的钱还得按规矩还。
三、分钱讲究先来后到
分家当就像吃流水席,得按座次来。头一拨是工人的血汗钱,去年镇服装厂破产,三十多个女工的工资第一个结清。接着是欠国家的税钱,再是银行这些大债主,最后才轮到私人借款。
这里头有个关键:担保债优先。比方说您用房子抵押借钱,卖房的钱就得先还这笔。北村开超市的老吴就是吃了这个亏,以为能保住抵押的冷库,结果还是被拍卖还债。
四、五个雷区踩不得
1. 藏私房钱要倒霉
前年中村养牛户把两头奶牛藏到邻县,被无人机拍个正着。法院不仅收了牛,还罚了他八千块。这就跟捉迷藏耍赖似的,逮住了加倍罚。
2. 转移财产犯大忌
审查期间哪怕卖个旧手机都得报备。西头开理发店的小夫妻,破产前给闺女买了金镯子,结果被查出要追回。现在街坊都笑话他们是"赔了镯子又折兵"。
3. 奢侈消费要遭殃
东街王老板破产后还开宝马下馆子,被债主拍到视频举报,直接上了失信名单。现在他闺女考公务员都受影响,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4. 瞒报收入行不通
送外卖的老胡白天跑单,晚上偷偷开黑摩的,结果被乘客举报。法院查实后,硬是把摩的收入算进还款计划。
5. 到期不还后果重
别以为定了方案就能松劲。南郊李师傅按计划还了三年,第四年想赖账,结果被恢复强制执行,连新买的电动三轮都被扣了。
五、破产后的日子怎么过
程序走完不是万事大吉,有些债甩不掉。像酒驾撞人的赔偿金,到死都得还。但大多数债能清零,关键是守信用。现在银行有新规,老实还债满五年,贷款买房不耽误。
信用修复要慢慢来。可以先从摆地摊做起,微信支付宝收付款都算流水。去年破产的七个商户,现在有五个信用分都回到了600以上。
最重要是心态别垮。村南头赵大娘说得在理:"欠钱不是欠命,人在就有翻身日。"她儿子破产后承包了三十亩菜地,现在成了县里的蔬菜大王。
(结尾劝解)乡亲们记住了,法律不是催命符,而是保命符。真要走到破产这一步,别觉得丢人,该吃吃该睡睡。老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您要是心里还打鼓,就去镇司法所找法律顾问唠唠,他们那儿有二十多个案例摆着,总有个把跟您情况对得上。记住,天塌不下来,法子总比困难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