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最新)_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规范有哪些

导读:
城市道路施工五步走
第一步:施工前的全面准备
道路施工前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施工团队要提前和交通部门沟通,规划车辆绕行路线,设置临时交通标志。施工区域周边的居民区需要特别关注,施工方要提前协调水电供应,安排临时排水管道。这些工作能减少施工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工程团队要仔细检查施工图纸,确认地下管线位置。他们会用专业仪器测量地面高度,在地面做好标记。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需要提前到位,水泥、砂石要堆放在指定区域,压路机、挖掘机要完成安全检查。
第二步:开挖沟槽与管道安装
工人按照标记位置开挖沟槽。挖掘深度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遇到松软土层要立即报告。挖出的土方会分类堆放,适合回填的土要单独存放。
排水管道安装是关键环节。工人将预制好的混凝土管段吊装到位,管节连接处用橡胶圈密封。管道铺设完成后要立即回填,先在管顶铺30厘米砂土保护层,再用压路机分层压实。
第三步:路基分层施工
路基是道路的根基。施工人员将原地表土翻松晾晒,掺入石灰改善土质。每层填土厚度控制在30厘米以内,压路机往返碾压5-8遍。遇到松软地段要挖除换填,用碎石和砂土混合料代替。
路床成型后要检测压实度。检测员用环刀法取样,确保每层压实度达到95%以上。路基表面要形成2-4%的横坡,方便排水。
第四步:路面结构施工
路面施工分基层和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要分两层摊铺,每层厚度18厘米。摊铺机匀速前进,压路机紧跟碾压。施工完要洒水养护7天。
沥青面层施工要选晴天进行。沥青混合料到场温度不低于150℃,摊铺机保持匀速,钢轮压路机初压,轮胎压路机复压。接缝处要切割整齐,新旧路面衔接平顺。
第五步:软土路基特别处理
遇到含水量高的软土地基要特殊处理。当软土层厚度小于3米时,可以全部挖除换填砂石料。较厚的软土层要打水泥搅拌桩,桩间距1.5米,梅花形布置。
在河道附近施工要特别注意排水。工人要埋设透水管,设置排水盲沟。遇到流沙层要立即停工,采用钢板桩支护后再继续开挖。完工后要持续观测路基沉降,前三个月每周测量一次。
收尾验收与开放交通
全部工序完成后要进行综合验收。检测人员用弯沉仪检测路基强度,用平整度仪检查路面。所有检查井要调整到与路面齐平,路缘石接缝要灌填密实。
施工垃圾要分类清运,剩余材料退场登记。围挡拆除后要彻底清扫路面,恢复交通标志。开放交通前要进行试通行,安排专人观察路面状况。
软土路基加固六种方法
换土法:彻底更换软弱土层
当软土厚度小于3米时,挖除全部软土最有效。开挖深度要超出路基范围每边1米。换填材料首选碎石和粗砂,分层回填时每层不超过50厘米。每层都要洒水压实,边缘部位用小型夯实机补压。
抛石挤淤:快速处理沼泽地带
在含水量超标的淤泥地段,使用直径30厘米以上的石块。从路基中间向两边抛投,形成1米厚的石层。压路机反复碾压使石块挤入淤泥,表面铺20厘米碎石找平。这种方法适合抢修工程。
挤密桩加固:提高土层密度
用打桩机在软土中成孔,孔距2米见方。向孔内填入石灰和粉煤灰混合料,用夯锤分层夯实。桩体凝固后形成复合地基,能有效防止沉降。施工时要注意控制填料含水量。
注浆加固:填充地下空隙
在地面钻孔至持力层,插入注浆管。使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5-1MPa。注浆顺序从外围向中心进行,防止浆液外流。这种方法适合处理溶洞地质。
土工布隔离:分层控制沉降
在路基底部铺设高强度土工布。布料要超出路基边缘1米,接缝处重叠30厘米。填土时先铺20厘米砂垫层,再分层填筑。土工布能均匀分布荷载,特别适合处理不均匀软土层。
排水固结:加速水分排出
在地基中插入塑料排水板,间距1.5米正方形布置。地面铺50厘米砂垫层,顶部覆盖密封膜。通过真空泵抽气形成负压,加速孔隙水排出。这种方法需要持续作业20-30天。
施工质量管控要点
材料进场检验
水泥要查验三天强度报告,砂石需过筛控制粒径。沥青每车检测针入度,石灰检测有效钙含量。不合格材料立即退场,并记录供应商信息。
过程实时监测
路基压实度每1000平方米测3点,路面厚度每500米钻芯1处。沥青摊铺时全程监控温度,低于140℃的混合料废弃不用。测量员每天复核标高,偏差超过2厘米必须整改。
成品保护措施
新铺沥青路面三天内禁止车辆通行。水泥基层养护期间设围挡,定时洒水保持湿润。雨季施工备足防雨布,突降大雨时立即覆盖作业面。
安全文明施工
所有机械安装倒车警报,夜间作业区域充足照明。土方运输车加盖防尘网,出入口设置洗车槽。噪声大的工序安排在白天,临近居民区搭设隔音屏障。
档案完整留存
每天记录施工日志,隐蔽工程留存影像资料。材料检测报告按日期归档,设计变更单要有各方签字。竣工图要现场实测绘制,标注所有管线位置。
道路施工需要多工种配合,每个环节都影响最终质量。从前期准备到竣工验收,必须严格执行技术规范。遇到特殊地质要灵活运用加固技术,确保道路安全耐用。施工团队要树立精品意识,为城市打造优质交通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