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会承担法律责任吗_公司股东需要承担的责任

于海明律师 2025.06.12228人收看
导读:

股东责任全解析:五种常见情形与应对指南

一、股东必须担责的五种情形

公司股东不能只拿好处不负责。很多老板以为投钱就能当甩手掌柜,这种想法会惹大麻烦。法律给股东划了五条红线,踩到任何一条都要负责。

第一道红线是公司欠债。公司法第三条写得明白,股东最多赔自己出的钱。比如你开公司认缴了50万,就算公司欠了500万,你也只用赔50万。但有个前提,你的钱要真的打到公司账上。有些老板虚报出资金额,这种情况就要全额赔钱。

第二道红线是违法操作。公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股东乱来造成损失必须赔偿。常见的情况包括挪用公款、做假账、偷税漏税。某地有个建材公司股东,把公司账户当自己钱包用,最后被判赔300多万。

第三道红线是公司关门时的责任。公司法184条要求股东负责清算。不少老板觉得公司倒闭就完事了,结果惹上新麻烦。浙江有家服装厂倒闭后,股东没按规定登报公告,导致部分债主没拿到钱,股东个人赔了80多万。

第四道红线是公私不分。公司法22条专门治这种毛病。有个典型案例是夫妻店,公司账和家用账混在一起,最后法院判股东用自家房子抵债。这种情况常见于小微企业,老板们要特别注意分开公司和个人账户。

第五种情况是签字担保。很多股东给公司贷款做担保人,公司还不上钱时,银行会直接找担保人。去年上海有起案件,公司股东签了连带担保,结果公司破产后,股东要卖房还债。

二、老板必看的自保指南

知道要担责还不够,关键要会防范风险。这里给股东们六个实用建议。

第一招是看清责任边界。新股东入股时,要找律师看公司章程。重点看责任条款和退出机制。有个餐饮连锁案例,股东因为没注意竞业禁止条款,离职后开店被老东家告,赔了违约金。

第二招是决策留证据。每次开会要做详细记录,重大决定要签字。电子记录记得备份。某科技公司股东就是靠会议记录,证明自己反对过违法决策,最后免除了责任。

第三招是管好财务。要求每月看报表,每年做审计。特别注意关联交易,和自家其他公司的买卖要有正规合同。有家贸易公司因为给关联公司低价供货,被税务局追缴税款,股东还吃了罚单。

第四招是按时年检。很多小公司忘记做工商年检,被列入异常名录。这种情况会影响股东信用,严重时限制坐高铁飞机。最简单的办法是设个手机提醒,每年6月30日前完成报送。

第五招是请专业顾问。法律和财务的事交给专业人士。好的律师能提前发现风险,会计能做好税务规划。北京有家设计公司,每年花2万请法律顾问,三年里避开三个大坑,比赔钱划算多了。

第六招是买保险。现在有董事责任险,能保部分法律风险。虽然要花钱,但关键时刻能救命。投保时要看清免责条款,违法乱纪的情况保险公司不赔。

三、真实案例警示录

案例一:公章惹的祸

老王开了家装修公司,把公章交给侄子保管。侄子偷偷用公章签了假合同,卷走客户30万定金。客户把公司告上法庭,老王因为管理失职,要赔20万。这个案例提醒股东,公章必须自己管,不能随便给人。

案例二:注销公司埋雷

李女士的服装店亏损关闭,她以为注销公司就没事了。两年后税务稽查发现,公司注销前有笔10万的税款没交。因为李女士是唯一股东,要自掏腰包补税加罚款共15万。这告诉我们,注销前要请会计彻底清账。

案例三:朋友合伙变仇人

张总和朋友合开餐馆,口头约定各管一摊。后来因分红闹矛盾,朋友拿出微信聊天记录当证据,法院判张总多分20%利润。股东合作必须签书面协议,约定好各人职责和分红比例。

案例四:挂名股东背黑锅

大学生小王给叔叔公司当挂名股东,占股10%。后来公司欠债200万,债主查到小王名下有小轿车,法院强制执行拍卖了他的车。挂名股东风险极大,年轻人千万别贪小便宜。

四、法律条文重点解读

公司法有三个关键条款股东必须知道。第三条是护身符,保证股东不会赔光家底。但前提是如实出资,不抽逃资金。第二十一条像紧箍咒,管着股东不能乱来。特别是第二款,禁止利用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

第二十二条最厉害,能刺破公司面纱。法官会看几个迹象:个人账户收公司款、随意挪用资金、财务账目混乱。出现这些情况,股东就要用家产还债。

清算条款184条容易被忽视。很多老板觉得公司都倒闭了,不用再费事。但法律规定要成立清算组、登报公告、处理债务。没走完流程就关门,可能被告上法庭。

五、给股东的实用建议

要定期做四件事:每月看财务报表、每季度开股东会、每年做全面审计、遇到大事请律师把关。和生意伙伴签合同时,加上"公司行为不连带个人"的条款。

发现公司有问题时,立即做三件事:书面提出反对意见、保留证据、必要时转让股份。某股东发现公司在做假账,马上发邮件表明立场,后来成功避开刑事责任。

最后记住两个电话号码:12348法律咨询热线和当地税务局办税服务厅。遇到拿不准的事,先打电话问清楚。别怕麻烦,现在多问一句,将来可能少赔百万。

股东责任就像开车系安全带,平时觉得麻烦,出事时能保命。做好风险防控,公司才能走得更稳更远。生意场上没有侥幸,懂法守规才是长久之道。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 北京拖欠工程款律师-张嘉娱

    2024/10/24 10:41:34

    立即咨询
    860余万的工程款判下来了👏 并且发包方和承包方承担连带给付责任,保障了回款👍🏻👍🏻👍🏻 本案最大的难点是仅有口头约定就进场施工🚧,庭审中二被告均不认可实际施工人的身份,经过复杂的论证最终法院用了几十页的判决书支持✊✊✊
  • 出了事股东要承担法律责任吗_出了事股东要承担法律责任吗为什么

    陈明月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陈明月
  • 北京拖欠工程款律师-张嘉娱

    2024/9/10 18:46:36

    立即咨询
    本案最大的争议点是:保证人是否需要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保证人自一审至二审坚持自己之所以签字是因为受到了胁迫,且另行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保证合同,经过我方律师的争取最终认定了保证人的连带保证责任保障了我方当事人的最大利益👏,所以说签字要谨慎,签字后很难反悔🙃
  • 工伤保险赔付后用人单位还需要赔偿吗_工伤保险赔偿后公司还需要承担责任吗

    李孟阳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李孟阳
  • 北京拖欠工程款律师-张嘉娱

    2023/7/31 14:11:48

    立即咨询
    讨要工程款最快的办法。 首先,您需要检查您所签订的合同中是否有明确的支付条款。如果合同中规定了具体的支付时间、金额和方式,则您可以根据这些条款来要求对方支付工程款。 如果合同没有明确规定支付时间和金额,您可以尝试与对方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功,您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提交书面催款通知。在通知中说明合同条款、工程已完成情况、对方未支付的款项数额等,要求对方在一定时间内支付款项。如果对方同意支付,则应要求其写下承诺并签署确认。 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对方拒绝支付工程款,您可以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您需要提供合同和相关证据,以证明对方有支付工程款的的责任和义务。 采取其他法律手段。除了诉讼外,您还可以考虑采取其他法律手段,如申请财产保全、申请强制执行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采取任何措施前,您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条文和程序,以避免因不恰当的行动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讨要工程款的最快方法是根据合同条款、协商、法律手段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以尽快收回工程款。
  • 公司侵害股东利益_公司侵害股东利益 刑事责任

    龙珊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龙珊
    龙珊律师
    2025.06.08832人收看
  • 北京拖欠工程款律师-张嘉娱

    2022/12/8 13:02:30

    立即咨询
    出于“兄弟情谊”贷款借钱,此借款合同是否有效?借款人是否承担还款责任?法院判决来了!
  • 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股东承担责任_公司不能清偿债务时怎么办

    王熙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王熙
  • 北京拖欠工程款律师-张嘉娱

    2022/12/7 11:12:29

    立即咨询
    👏感谢芦总的信任和委托,河南省正阳县建筑工程案,收到判决书,赢得3586708元,本案诉讼受理费由被告公司承担✊✊ 建筑工程就选北京天用👍👍👍
  • 代为持股人承担的法律责任_替公司代持股份代持人的风险

    邢颖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邢颖
  • 北京拖欠工程款律师-张嘉娱

    2022/12/3 19:12:29

    立即咨询
    🚩不要挂名对方公司的法人、高管或股东。 离婚时,对方可以把大额债务都解释成用于公司经营。这就是典型的“共同经营”,属于共同债务。 🚩取消手机指纹开机,设置锁屏密码和sim卡的PIN码。避免对方用你手机或拔出sim卡插到其它手机里使用——搞网络借贷,向债权人发出确认/追认债务的短信。这样个人债务就变成共同债务了。 🚩要掌握对方的银行账户、保险单、股票账户。 离婚时,如果没有这些财产线索,等于分割不了对方的财产。除非你能找到有资源的人,花重金查询。
  • 法人和股东共同承担法律责任协议书_股东和法人合作协议范本

    李维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李维
  • 北京拖欠工程款律师-张嘉娱

    2022/12/1 19:11:20

    立即咨询
    刘女士去年九月入职北京某房地产中介公司,入职十多天便发生交通事故,单位还未与她签订劳动合同也未缴纳社保,在处理交通事故案件过程中,需要单位出具劳动合同、误工证明等材料,单位拒不配合,多次沟通无果后,单位将其从所有群聊中请出。审理过程中单位坚称刘女士为“临时工”,双方只是劳务关系,因入职时间并不长,元甲律师靠不算充分的证据帮其成功确认上了劳动关系。
  • 公司股东纠纷找什么部门_公司纠纷股东有什么责任

    段建国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段建国
    段建国律师
    2025.06.07655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