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工程合同协议书)_工程合同争议的处理

导读:
一、四种方法帮你解决施工合同纠纷
施工合同出现问题时,常见的解决方法有四种。第一种是双方自己商量解决。这种方法最直接,双方坐下来谈,互相让一步,找到都能接受的方案。这种办法不用花钱,还能保持合作关系。
第二种方法是找中间人帮忙调解。调解人可以是政府部门,也可以是专门的调解机构。调解人不会偏袒任何一方,主要帮助双方沟通,提出建议。调解成功后需要签书面协议,但协议没有强制力,靠双方自觉履行。
二、仲裁和诉讼怎么选
第三种方法是申请仲裁。需要双方提前签过仲裁协议,或者事后同意用仲裁解决。仲裁过程比法院快,仲裁员都是专业人士。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仲裁过程不公开,适合需要保密的商业纠纷。
第四种方法是去法院起诉。这是最常见的办法,不需要对方同意。起诉前要准备合同文本、付款凭证、验收记录等材料。法院判决必须执行,不执行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诉讼时间较长,一般要3-6个月,复杂案件可能更久。
三、法律条文这样规定
调解法规定,人民调解是第三方组织帮助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调解必须自愿,不能强迫。调解协议可以申请法院确认效力,确认后具有强制执行力。
民事诉讼法明确法院受理合同纠纷的条件。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从知道权利受损时算起。超过时效可能丧失胜诉权。诉讼费由原告预付,最后由败诉方承担。
仲裁法规定必须有书面仲裁协议。仲裁协议要写明具体仲裁机构。没有明确约定可能导致仲裁无效。仲裁实行一裁终局,不能上诉,但可以申请法院撤销裁决。
四、国际工程特别注意
国际工程纠纷可以选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协商要注意时差和语言障碍,最好约定共同工作语言。调解可选国际商会等机构。仲裁通常选第三国,比如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
选择诉讼要注意管辖法院。有些国家规定必须在工程所在国诉讼。诉讼结果执行要看两国是否有司法协助协议。国际仲裁裁决可以通过纽约公约在159个国家和地区执行。
五、预防纠纷五个诀窍
第一要审核承包商资质。查看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核查项目经理的注册建造师证。检查过往工程业绩和诉讼记录。
第二要规范合同条款。使用住建部发布的示范文本。明确工程范围、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约定变更签证的程序和时限。写明违约金计算方式。
第三要加强过程管理。做好图纸会审记录。保存所有往来函件。使用工程联系单确认变更。每月核对工程量。重要事项用EMS寄送书面通知。
第四要严把签证关。签证必须三方签字(建设、施工、监理)。注明签证事由和工程量。配套保存影像资料。超过合同价10%的变更要重新审批。
第五要定期对账结算。每月25日前上报进度款申请。按合同约定比例支付。扣留质量保证金要写清楚。竣工后及时办理结算。质保期满及时返还保证金。
出现纠纷先看合同约定。合同有仲裁条款就不能直接起诉。协商阶段可以请律师发函。调解时注意保护商业秘密。仲裁前要准备充分证据。诉讼要选对管辖法院。
保存好所有工程资料。包括招标文件、投标书、合同文本、施工日志、验收记录、付款凭证、会议纪要、检测报告。资料要按时间顺序整理编号。重要文件扫描电子备份。
遇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请第三方检测机构鉴定。保留样品和检测报告。质量问题要在质保期内提出。返工费用要签确认单。拒不整改的可以公证取证。
付款纠纷要理清账目。核对已完工程量清单。对照合同付款条件。逾期付款可以主张利息。利息计算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恶意拖欠可申请财产保全。
工期延误要分清责任。暴雨等不可抗力可以顺延工期。甲方未按时付款可以索赔停工损失。施工方组织不力要承担违约金。交叉施工导致的延误要明确各方责任。
合同变更要书面确认。设计变更需有设计单位盖章。工程量增减需双方签字。材料替换要保留样品。变更部分要单独做结算。擅自变更可能拿不到工程款。
总之,解决施工合同纠纷要早发现早处理。选择合适解决方法,注意法律程序。平时做好合同管理,保存完整资料。出现争议时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