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合同未履行(工程合同未履行退保证金)_建设工程未约定履约保证金何时退还

导读:
施工合同法律问题五问五答
一、签了合同不干活算不算违约
施工合同签订后没有实际履行,合同本身仍然有效。判断合同是否有效主要看三个条件:签约人是否有民事行为能力、双方意思表达是否真实、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只要符合这三个条件,合同就产生法律效力。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明确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三个条件。第四百六十五条指出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不履行的处理办法需要看具体条款,不能直接否定合同效力。
即使双方没有开始施工,只要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签字盖章后就具有约束力。未按约定履行义务的一方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二、工程延期谁来承担责任
施工单位未按合同约定时间完成工程属于违约行为。遇到这种情况,建设方可以采取三种处理方式:要求继续施工、要求补救措施、要求赔偿损失。
要求继续施工是最直接的办法。建设方可以通过法院强制施工单位完成剩余工程。如果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可以要求施工单位修复整改。造成实际损失的,施工单位需要赔偿相关费用。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明确规定违约方需要承担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的责任。实际操作中建议先发书面通知,给予合理整改期限。如果施工单位仍不改正,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三、合同无效但工程已完成怎么办
当施工合同被判定无效但工程已经完工时,需要按三个步骤处理: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追缴非法所得。
已完成工程需要进行价值评估。建设方已支付的工程款需要返还,施工单位获得的材料设备也要退还。如果存在质量缺陷,施工单位需要赔偿修复费用。
有过错的一方需要赔偿对方实际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责任比例分担损失。如果涉及违法分包转包,相关所得可能被法院收缴。
四、如何判断合同是否实际履行
判断合同是否实际履行主要看是否完成主要义务。施工合同的核心义务包括按时开工、保证工程质量、按期完工。只要有一项主要义务未完成,就可以认定合同未实际履行。
合同履行要遵循四个原则:全面履行、诚实信用、协作履行、情势变更。施工单位未按设计图纸施工或使用不合格材料,都属于未全面履行合同。
签订合同时要注意三点:核实对方资质、明确违约责任、约定争议解决方式。付款条款要写明金额、币种、支付方式。签字盖章要清晰可辨,最好加盖骑缝章。
五、工程纠纷该去哪里起诉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按三个层次确定:首先看合同约定的履行地,其次看被告住所地,最后看工程实际施工地。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且双方都不在约定履行地,则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施工合同纠纷属于专属管辖范围,通常由工程所在地法院审理。但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其他法院。选择仲裁需要明确约定仲裁机构和仲裁规则。
起诉前要准备好四类材料:合同原件、付款凭证、工期证明、往来函件。建议先通过律师发催告函,保留好快递单据和签收记录。协商不成时及时起诉,注意三年诉讼时效。
合同条款注意事项
签订施工合同时要重点注意五个条款:工程范围要写明具体位置和建筑面积;工期要包含总工期和节点工期;质量标准要注明验收规范;工程价款要区分固定价和可调价;违约责任要量化赔偿标准。
建议在合同中约定工程签证流程和工期顺延条件。材料价格波动超过5%时应调整合同价款。质量保修期通常为2-5年,防水工程不少于5年。保留合同变更的书面记录,口头约定需要及时补充书面协议。
施工合同纠纷处理需要把握三个关键点:及时固定证据、准确适用法律、合理选择维权方式。建议双方在签约前做好法律风险评估,履行过程中注意保留书面凭证,发生争议时咨询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