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买卖意向合同纠纷解决及案例分析_房屋买卖意向合同范本

导读:
# 购房纠纷怎么办?五步教你保护权益
## 一、买房常见问题类型
房屋买卖意向合同是买房人和卖房人在签正式合同前达成的初步协议。这种合同容易引发四类纠纷:
第一种情况是双方在正式签约前谈不拢。比如买房人要求增加条款,但卖房人不同意。第二种情况是正式合同和意向合同内容不一致。有些开发商在正式合同中会修改之前的约定。第三种是买房人没有按意向合同办事。比如没有按时付款,导致卖房人损失。第四种是卖房人违反意向合同。比如把房子转卖他人,或者隐瞒房屋质量问题。
## 二、处理纠纷五步法
### 第一步:收集关键材料
买房人要准备四类材料。第一是意向合同原件,要检查合同是否有双方签字盖章。第二是付款凭证,比如转账记录或收据。第三是沟通记录,包括微信聊天、电话录音等。第四是房屋资料,比如户型图或宣传册。这些材料要整理成册,用文件袋分类存放。
### 第二步:明确具体要求
根据纠纷类型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常见诉求有三种:第一种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比如让卖房人必须交房。第二种是要求赔偿损失,比如支付违约金。第三种是要求解除合同,拿回已付款项。这时候需要先看合同条款,再结合实际情况做决定。
### 第三步:选择解决方式
处理纠纷有四个途径。最简单的是双方协商,找个时间当面沟通。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找消费者协会或街道调解员帮忙。如果合同里有仲裁条款,就要去仲裁机构申请。最后的选择是去法院起诉,需要准备起诉材料。
### 第四步:准备法律文件
去法院需要准备三份材料。第一是起诉书,要写明双方信息、诉求和事情经过。第二是证据材料,需要把之前收集的资料复印三份。第三是委托书,如果请律师代理就要签这个文件。建议使用法院提供的标准模板填写。
### 第五步:走法律程序
递交材料后法院会审核。通过后需要缴纳诉讼费,金额根据诉求数额来定。开庭时要带齐所有证据原件。法官会问双方问题,需要如实回答。判决书下来后,如果对方不执行,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三、真实案例解析
### 案例一:定金纠纷
张先生看中王女士的房子,签了意向合同并付了5万定金。后来发现房子有违建,要求退定金被拒。法院根据《合同法》第56条,判王女士退还定金。因为房屋存在重大缺陷,导致无法签正式合同。
### 案例二:合同条款争议
李女士买新房时,发现正式合同比意向合同多了三条不利条款。开发商说这是统一模板不能改。法院根据《合同法》第54条,支持李女士解除合同。因为新条款明显对买房人不利,属于显失公平。
## 四、重要法律条款
处理这类纠纷主要看两条规定。第一是《合同法》第56条,合同解除后可以要求恢复原状或赔偿。第二是第54条,存在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时可以撤销合同。这两条是保护买房人的重要武器。
## 五、给购房者的建议
买房前要做三件事。第一是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关注违约责任部分。第二是保留所有书面材料,包括宣传单和聊天记录。第三是及时咨询专业律师,遇到问题不要拖延。
发生纠纷时注意三点。第一是不要自行采取过激行为,比如堵门闹事。第二是注意诉讼时效,普通纠纷的起诉期是三年。第三是准备好相关费用,包括诉讼费和律师费。每个案件情况不同,需要根据实际调整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