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肖像权的法律规定_关于肖像权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导读:
《老百姓的"脸面保卫战":五招教你守住肖像权》
一、你的脸不是免费广告牌
民法典白纸黑字写着,没你点头同意,谁都不能随便用你的脸打广告。就像你家大门口贴着"闲人免进"的告示,肖像权就是法律给你脸上贴的保护符。前年直播平台偷拍路人吃臭豆腐的案子,法院判了八万六赔偿金,这就是活生生的教训。现在满大街的摄像头,手机又能随时拍照,你的脸可能分分钟变成别人赚钱的工具。
二、取证要像侦探查案
发现自己的脸被偷用,第一件事就是保存证据。截图要带时间水印,录像要拍清楚使用场景。去年民宿老板靠行车记录仪的模糊画面打赢官司,靠的就是证据齐全。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这些边角料也别放过,有时候一张快递单就能证明对方侵权时间。
三、调解桌上见真章
先找对方好好谈,把民法典相关条款打印出来带着。去年健身房盗用教练腹肌照的案子,调解时直接拿出法律条文,指出入职协议里的陷阱条款,最后对方认怂赔钱。记住要录音录像,这些都可能成为后续诉讼的证据。
四、法庭较量有诀窍
真要打官司也别怕,2022年"老饕张"告赢二十多家餐厅的案例就是榜样。法院判赔主要看侵权方的获利情况,就像买菜要过秤,对方用你的脸赚了多少黑心钱都得算清楚。新司法解释还规定,就算没直接赚钱,乱用肖像造成精神伤害也要赔。
五、网络时代防身术
现在P图软件满天飞,有人可能把你的脸做成表情包传播。去年那个把班主任照片改成表情包的家长,最后赔了八千块还公开道歉。记住三点:发现侵权马上录屏、联系平台删内容、要求对方书面保证不再犯。你的脸面值多少钱,法律说了算。
(具体操作指南)
留证据要"快准狠":手机设置自动云存储,发现侵权立即录屏截图。最好用带时间戳的取证软件,这样的证据法庭才认。
协商时要"留一手":带着民法典相关条款复印件,谈话时悄悄录音。去年美甲店老板娘靠录音笔记录下对方承认侵权的对话,多要了三成赔偿金。
诉讼前找"明白人":咨询专业律师,算清楚赔偿金额。别小看精神损失费,去年有个网红被P图造谣,法院判了五万精神赔偿。
防患未然有妙招:签合同时瞪大眼,把肖像权条款用荧光笔标出来。参加商业活动记得要书面授权书,写明使用范围和期限。
新规变化要牢记:2023年新出的司法解释规定,网络平台明知侵权不处理的,要承担连带责任。下次发现短视频盗用你照片,记得同时举报平台。
(真实案例解析)
早点摊主李大姐的故事最有说服力。她的煎饼摊被连锁早餐店盗用照片,对方还把她的围裙P成自家logo。李大姐靠顾客微信群的聊天记录,证明自己才是照片本人,最后获赔整个连锁集团三个月的利润分成。
(常见误区提醒)
别以为"没露全脸就没事",法院判过戴口罩侧脸照侵权的案例。也别信"用照片是给你做宣传"的鬼话,未经允许都是违法。更要注意家人照片保护,去年有幼儿园拿学生合影打广告,家长集体诉讼每人获赔两万。
(维权成本计算)
很多人担心打官司费钱,其实现在有网上诉讼平台。五千元以下的赔偿金,用手机就能立案。要是证据确凿,从立案到判决最快只要45天。律师费也不用怕,肖像权案件可以要求败诉方承担。
(特殊情形处理)
遇到外国人侵权怎么办?去年有个意大利游客在景区被偷拍当宣传照,按涉外案件处理赔了双倍。网红机构未经允许发素人合照?只要你在C位就能主张权利。就连逝者家属也有权维权,保护已故亲人肖像权。
(最新武器:区块链存证)
现在有新技术帮你固定证据。把侵权内容上传到区块链存证平台,生成独一无二的电子指纹。这种证据防篡改,法院直接认可。去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就用区块链证据判了个百万赔偿案。
(给商家的忠告)
想做宣传就老老实实找模特,或者用正版图库。别耍小聪明偷拍顾客,现在人人都有法律意识。去年奶茶店偷拍学生聚会照,被六个家庭集体诉讼,直接赔到关门歇业。
(给普通人的建议)
定期用搜索引擎以图搜图,检查自己的照片有没有被滥用。朋友圈发图记得关掉定位,防止被人盗用地理信息。给孩子学校发授权书时,明确写上"禁止商业使用"。
记住,法律给你的权利不是摆设。下次在街上看见自己的脸被印在广告单页上,别犹豫,直接掏出手机取证。你的脸面值多少钱,民法典说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