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合同审计的目标(工程合同审计的目标包括)_工程项目合同审计案例分析

导读:
工程审计五大核心要点解析
一、跟踪审计的十项基本任务
工程跟踪审计需要完成十项基础工作。第一项是检查年度建设计划与项目进度方案。第二项是审核扩大初步设计方案与总概算审批文件。第三项是核查规划许可证审批手续。第四项是确认建设资金到位情况。第五项是审查施工图纸设计标准与审批文件。
第六项是监督招标程序与标底编制过程。第七项是核对招标工程量清单。第八项是检查施工合同签订内容。第九项是确认场地三通一平等施工条件。第十项是复核项目立项相关文件。
跟踪审计覆盖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人员需要经常参与项目过程。他们要及时提出建议。这种做法容易让审计人员介入管理环节。例如现场签证需要建设单位与监理共同确认。但实际操作中常出现审计人员提前介入的情况。这可能导致权力制衡机制失效。
全过程审计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当前审计力量有限。面对长期复杂的审计任务,存在较大风险。审计人员需要具备专业技术与沟通能力。合理配置资源是保障审计效果的关键。
二、工程量审核的四大重点
工程审计首要任务是核实工程量。审计人员要对照竣工图纸与计算规则。他们需要逐项检查施工单位报送的数据。重点防范重复计算或漏算情况。
工程量变更需要特殊处理。对于减少的工程量,应按合同单价扣减。对于新增工程量,必须核查工程师签字确认文件。合同外工程量必须取得监理与建设方双签。
定额套用审查是重要环节。审计人员要核对分项名称与定额是否对应。他们需要检查计量单位是否统一。发现错误要及时调整结算单价。
工程造价调整分三种情况。设计变更导致的造价增减,需核查有效变更单。补充协议修改造价要有双方签章。合同条款调整要按约定执行。
三、施工材料与费用的管控要点
设备材料价格审核分三类处理。建设方指定材料按招标价格执行。施工方采购材料需建设方确认。其他材料参考市场价确定。
费用计取要符合合同约定。审计人员要检查费用标准适用性。不同性质工程不能混淆计费标准。重点防范乱摊费用现象。
现场签证要重点把关。审计人员要确认签证内容的真实性。核查签证是否符合审批流程。只有合规签证才能计入结算。
隐蔽工程需要特别关注。审计人员要核对施工日志与签证单。发现重复签证要及时剔除。必要时可开挖抽查核实工程量。
四、审计实施的七大基础方法
图纸审核是基础方法。审计人员要掌握建筑识图技能。他们需要综合查看建筑、结构、水电图纸。通过图纸比对发现工程量差异。
现场踏勘必不可少。审计人员要实地测量关键尺寸。他们需要拍摄施工现状照片。重要部位要留存影像证据。
材料询价是重要环节。审计人员要建立价格信息库。他们需要定期走访材料市场。对异常价格要重点核查进货凭证。
合同条款必须逐条核对。审计人员要确认违约责任条款。他们需要检查付款条件是否合理。合同变更手续是否完备。
工程量计算采用交叉验证。审计人员要对比预算与结算数据。他们需要运用专业软件辅助计算。对争议部分要组织三方会审。
费用审查注重合规性。审计人员要核对取费文件时效性。他们需要检查费率套用准确性。防范提高取费标准的情况。
管理审计评估制度执行。审计人员要检查质量管理制度。他们需要评估进度控制措施。对管理漏洞要提出改进建议。
五、国家规定的审计流程规范
开工前审计包含三项内容。第一是审批文件完整性检查。要确认项目建议书、环评报告等文件是否齐全。第二是施工准备情况审查。重点检查招投标程序与合同管理。第三是资金落实情况核查。要确认专户存储与使用合规性。
施工阶段审计有六个重点。第一是合同履行情况监督。要查处违法分包转包行为。第二是内控制度执行检查。要评估签证验收制度的有效性。第三是变更签证合规性审查。第四是成本核算规范性检查。第五是资金使用专项审计。第六是设备材料采购监督。
竣工阶段审计聚焦三个层面。第一是结算资料完整性核查。要收集竣工报告、签证单等全套文件。第二是工程量最终确认。第三是财务决算全面审计。要核对所有支出项目的合理性。
国家规定政府投资项目必须审计。民间大型项目建议实施审计。审计机构要具备相应资质。审计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审计结果要依法向社会公示。
通过五个层面的系统审计,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能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它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最终促进工程建设领域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