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诈骗案解决及案例分析_合同纠纷中有诈骗最有效的处理

导读:
合同纠纷诈骗应对指南
第一部分:案件特征解析
这类案件有三个明显特点。第一是金额特别大。最近五年处理的案件中,平均涉案金额超过三千万。去年某建材采购案被骗金额高达一亿两千万。第二是骗术花样多。骗子会伪造公章,编造虚假项目,甚至会租用办公场地装成正规公司。第三是维权难度高。有个客户耗时两年才追回部分损失,期间花费的律师费和诉讼费就超过百万。
第二部分:应对流程图解
发现被骗后要立即采取七个步骤。第一步要马上报警。去年有个客户发现被骗后犹豫了两天,结果骗子把钱转到了海外账户。第二步要收集转账记录。包括银行流水、微信支付宝转账截图,还有签合同时的聊天记录。第三步要找专业律师。我们团队最近接手的一个案子,当事人自己写诉状漏掉关键证据,差点败诉。
第四步是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有个客户同时起诉了骗子公司和担保人,最后成功冻结了对方五套房产。第五步是申请财产保全。上个月刚处理完的案件中,我们通过紧急保全措施截住了骗子准备转移的八百万现金。第六步要准时出庭。记得带上原件材料,去年有个案子因为当事人忘带合同原件,差点被对方反咬一口。
第七步是申请强制执行。有个客户胜诉后立即申请执行,成功扣划了对方账户里的六百多万。如果拖到三个月后才申请,账户早就被清空了。
第三部分:证据收集指南
收集证据要注意五个要点。第一要保存原始合同。有位客户把合同锁在保险柜,结果火灾烧毁了原件,后来靠公证处的备份才打赢官司。第二要整理资金流水。包括订金、尾款的所有转账凭证,最好去银行打印带公章的回单。
第三要保留沟通记录。微信聊天记录要导出保存,电话录音要整理成文字稿。去年有个客户提供了三百多页的微信记录,成为胜诉关键证据。第四要寻找证人证言。合作过的供应商、公司员工都可以作证。第五要做证据公证。重要证据建议去公证处做保全,防止对方质疑真实性。
第四部分: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虚假工程骗局
某建筑公司被假冒国企高管骗取保证金。骗子伪造招标文件,租用豪华办公室。当事人发现异常后,立即带着录音证据报警,三天内冻结对方账户,追回全部损失。
案例二:空壳公司诈骗
某电子厂与虚假贸易公司签订供货合同。交货时发现对方公司已注销。通过工商登记信息追查到实际控制人,最终通过民事诉讼获得赔偿。
案例三:阴阳合同陷阱
房产买卖中签订两份不同价格的合同。买家发现后起诉卖家,法院调取银行流水查明真实交易金额,判决卖家返还差价。
第五部分:法律武器库
主要依据四部法律。合同法第52条规定欺诈合同无效,可以直接要求返还钱款。刑法第224条明确合同诈骗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民法典第148条赋予受害人撤销权。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7条规定了惩罚性赔偿。
诉讼时效要特别注意。普通合同纠纷是三年,但涉及刑事犯罪要先走公安程序。去年有个客户拖到第四年才起诉,因超过时效被驳回。
财产保全有技巧。建议同时申请账户冻结和房产查封。有个案件通过冻结对方十七个银行账户,迫使骗子主动和解。执行阶段要查清财产线索。可以通过查询税务缴纳记录发现隐性资产。
特别提醒:遇到涉外案件要立即申请边控。去年有个嫌疑人准备出境时被拦截,当场查获准备携带出境的现金和贵重物品。发现对方转移财产要及时申请诉前保全,必要时可请求法院调查对方亲属账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