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再保险合同_什么叫再保险合同的终止

导读:
保险公司如何分摊风险——看懂再保险合同
一、保险公司也需要买保险吗?
保险公司每天处理各种理赔案件,有时候会遇到特别大的赔付金额。这时他们就会找同行帮忙分担风险,这就是再保险合同的作用。比如去年台风导致某保险公司要赔付20亿元,他们找了三家同行各承担5亿,自己只留5亿风险。
再保险合同就是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协议。原公司把部分保单风险转移给其他公司,接收风险的公司叫做再保公司。这种合同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签合同的都是保险公司,普通客户不参与;第二,合同条款涉及复杂的风险计算,需要专业人士处理。
二、遇到纠纷该怎么做?
当保险公司和再保公司产生矛盾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处理:
第一步检查合同是否有效
法律规定五种情况合同无效。比如用欺骗手段签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合同内容违法。去年有家再保公司被发现伪造经营许可,他们签的所有合同都被判定无效。
第二步明确双方责任
要看清楚合同约定的赔付比例和时间。2019年有个案例,合同写明再保公司承担40%赔付,但条款中有一行小字注明"最高不超过1亿元"。后来实际赔付2.5亿时,再保公司只出1亿,法院支持了这个做法。
第三步检查实际执行情况
重点看三个方面:保费是否按时支付、赔付是否及时到位、风险是否按约定分摊。某案例中,原公司拖欠再保费三个月,再保公司拒绝赔付获得法院支持。
第四步确定责任方
根据合同法规定,违约方要承担责任。2020年某再保公司单方面修改赔付条件,被法院判定赔偿原公司2800万元损失。
第五步选择解决方式
协商不成时,可以选择诉讼或仲裁。仲裁通常比诉讼快,保险行业纠纷多采用仲裁方式。上海金融仲裁院数据显示,再保险纠纷仲裁平均处理时间为83天,比诉讼快四个月。
三、真实案例告诉我们什么?
案例一:保费拖欠吃大亏
某公司签了汽车保险再保合同,连续半年未付再保费。发生重大事故后,再保公司拒绝赔付。法院判决原公司自行承担全部2.3亿元损失,还要支付滞纳金。
案例二:临时变卦代价高
再保公司签完地震险合同后,听说预测有大地震就想毁约。原公司通过仲裁获得支持,再保公司不仅照常赔付,还要多付30%违约金。
这两个案例说明,签合同时要考虑周全,执行时不能随意更改。保险公司法务部王经理说:"现在签再保合同,我们都会加入违约阶梯罚则,拖欠保费超30天就自动终止保障。"
四、必须知道的法律条文
处理纠纷时主要依据合同法三条:
1. 第52条:五种合同无效的情况
2. 第107条:违约必须担责
3. 第110条:不能单方面毁约
2021年新修订的保险法第105条特别规定,再保合同纠纷举证责任在再保公司。这意味着当出现争议时,再保公司需要自证清白。
五、实际操作要注意什么?
建议保险公司做好三件事:第一,建立合同电子台账,设置缴费提醒;第二,每季度与再保公司对账;第三,重大灾害预警时启动应急沟通机制。
北京某保险公司去年建立智能合同管理系统,自动监控20项合同关键条款,成功避免三起潜在纠纷。法务总监李女士说:"系统会在缴费日前15天提醒,逾期自动发送警示函,大大降低人为失误。"
购买再保险是保险公司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但需要专业团队管理。遇到纠纷时,保存好往来记录,及时咨询专业律师。现在很多律师事务所提供再保险纠纷免费初诊服务,可以帮助企业快速评估案件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