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索要赡养费的法律规定——解决行动路线图及案例分析_父母要赡养费我没有钱怎么办

导读:
父母要生活费的法律指南(2000字版)
一、法律怎么规定子女要养父母
国家法律明确要求子女必须照顾父母。婚姻法第21条写明子女对父母有责任。当子女不照顾父母时,没有收入或生活困难的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给生活费。老年人保护法第14条补充说子女要做到四点:给钱养老人、照顾生活、关心精神需求、不干涉老人婚姻。
生活费包括吃饭看病请护工这些花销。具体给多少钱要看两个情况:父母每个月要花多少钱,子女每个月能赚多少钱。给钱方式可以按月给或者一次给清,子女选自己能承担的方式就行。
二、父母要钱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是收集证明材料。父母需要准备自己和子女的身份证户口本。要证明自己收入低,比如拿出退休金记录或医院开的无劳动能力证明。同时要证明子女的收入情况,比如工资单或银行流水。最后要列出每月实际开销,比如药费单、买菜记账本。
第二步是去法院交起诉书。起诉书要写清楚要多少钱、怎么给钱。建议找街道办或律师帮忙写,这样格式不会错。交材料时要准备三份复印件,法院留一份,被告拿一份,自己留一份。
第三步是等法院处理。法院收到材料后会在七天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会安排调解,这时候工作人员会劝子女主动给钱。如果调解不成,就会正式开庭。
第四步是开庭审理。法官主要看两点:父母是否真的需要钱,子女是否真的有钱给。子女可以提交房贷合同、孩子学费单等证明自己压力大。但法官最后会根据双方情况定一个合理数额。
第五步是执行判决。判决书生效后,如果子女拖着不给,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查子女的银行账户、工资卡,必要时会拍卖房产车辆。2021年北京有个案子,儿子开豪车却拒付赡养费,最后法院扣了他车子的牌照。
三、法院怎么判的实例
案例一:王大爷告儿子
70岁的王大爷瘫痪在床,儿子在深圳当程序员月入3万却不肯给钱。法院查实儿子每月实际到手2万4,判每月给父亲5000元。这里看出法官会扣除子女必要开支,不会让子女活不下去。
案例二:李阿姨要女儿付钱
李阿姨退休金2800元,每月吃药要花1500。女儿刚毕业月薪6000,法院判每月给800。这个案例说明子女刚工作收入低时,法院不会判太高。
案例三:兄弟三人分摊费用
张奶奶三个儿子收入不同,老大开公司,老二打工,老三失业。法院判三人按收入比例分担,老大每月5000,老二2000,老三不用给。这说明多个子女的家庭要按能力分摊。
四、子女不给钱怎么办
先找社区调解。每个街道都有调解委员会,工作人员会上门劝说。这个方法不花钱,还能保住亲情。南京去年通过调解解决了67%的赡养纠纷。
再去法院起诉。诉讼费很便宜,不超过100元。如果请不起律师,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法院现在有绿色通道,70岁以上老人起诉,一个月内就能开庭。
最后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冻结微信支付宝账户,限制子女坐高铁飞机。山东有个案例,女儿因拒付赡养费被限制高消费,最后主动联系法院付钱。
五、给父母子女的实用建议
给父母的提醒:
1. 每月开销要记账,保留所有发票
2. 定期做体检,保存病历资料
3. 提前和子女签书面协议
4. 考虑买养老医疗保险
给子女的建议:
1. 每月主动给父母转钱,保留转账记录
2. 定期回家看望,保存车票照片
3. 父母生病要陪同就医,保存诊断书
4. 收入变化及时告知父母
特殊情况处理:
失业子女可以申请暂缓支付,但要提供失业证明。父母有存款的,法院会扣除存款利息再算赡养费。离异家庭不影响赡养义务,继子女对继父母尽过抚养义务的也要赡养。
重要提醒:
2023年新出的司法解释规定,子女把父母送养老院的,仍需定期探望。经济困难不是拒绝赡养的借口,但可以申请降低支付标准。子女在国外的情况,父母可以在国内起诉,法院会通过外交途径送达文书。
总结要点:
法律既保护父母权益,也考虑子女实际能力。处理这类问题要早做准备,保存证据,优先调解。子女尽孝不仅是给钱,更要关心父母生活。遇到纠纷不要吵闹,走法律程序最稳妥。记住定期和父母沟通,很多矛盾都是误会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