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货合同常见纠纷_供应合同纠纷

导读:
(文章撰写)
五个小标题:
一、合同纠纷为何总找上门
二、质量不达标如何应对
三、交货数量和时间出问题怎么办
四、钱款纠纷处理有门道
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做生意的人经常遇到供货合同纠纷。市场变化大。合同写得不够详细。这些问题让买卖双方容易产生矛盾。本文用真实案例说明常见问题。同时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帮助大家避开风险。
一、合同纠纷为何总找上门
签合同就像盖房子打地基。地基不牢房子会倒。合同写不好后面麻烦多。最常见问题有五个方面。
第一是货品质量问题。供应商送来的货和说好的不一样。比如买钢材要国标产品。结果送来的是非标产品。这种纠纷占全部问题的四成。
第二是数量不对。合同写明100吨货。实际只送来90吨。或者送来110吨。多送少送都算违约。
第三是送货时间延误。说好月底交货。拖到下个月才送。耽误买方生产计划。
第四是付款问题。买方收到货不给钱。或者找借口拖延付款。
第五是赔偿金额谈不拢。一方要赔50万。另一方只愿出10万。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建材公司老王和机械厂签合同。约定供应20吨特种钢材。交货时间是3月15日。结果老王送来的钢材硬度不达标。交货还晚了五天。机械厂因此停工损失80万。双方为赔偿金额吵了三个月。
二、质量不达标如何应对
货物质量出问题最常见。处理这类纠纷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马上做检测。收到货先别急着用。找专业机构做质量检查。保留检测报告。这是最重要的证据。
第二步要书面通知对方。用快递寄送书面说明。写清楚哪里不合格。要求对方限期处理。
第三步要计算实际损失。包括停工损失、替代采购差价等。注意保留所有费用单据。
去年食品厂李老板遇到典型案例。他订购的包装袋约定厚度0.2毫米。实际检测只有0.15毫米。李老板立即请质检所出报告。然后发函给供应商。最后供应商同意免费更换合格产品。还补偿检测费用。
三、交货数量和时间出问题怎么办
数量不对分两种情况。送少了影响生产。送多了占用仓库。时间延误更可能造成连锁反应。
处理数量问题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当场清点。在送货单上注明实际数量。第二要立即拍照留证。第三要当天发函说明情况。
时间延误的处理关键是收集证据。保留双方沟通记录。查看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计算实际损失时要分开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有个家具厂去年遇到典型问题。供应商答应月初送木材。结果月底才送到。导致家具厂违约赔偿客户。法院判供应商不仅要赔木材款差价。还要赔家具厂给客户的违约金。
四、钱款纠纷处理有门道
付款问题分两种。买方拖欠货款最常见。也有卖方乱涨价的情况。
遇到拖欠货款要做好三件事。第一要定期对账。每月发对账单让对方确认。第二要保留送货凭证。第三要注意三年诉讼时效。
对付乱涨价要查看合同条款。如果写明"价格随市场波动"需要补充约定幅度。比如上下浮动不超过5%。
五金店张老板去年吃过亏。他和钢厂签的合同没写清调价规则。结果三个月内钢材涨价30%。钢厂要求加价。最后法院判张老板只需按原价支付。因为合同没有允许调价的条款。
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打官司不是唯一办法。但必要时要用法律维权。主要步骤分四步。
第一步先发律师函。这比普通催告更有力。第二步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对方转移财产。第三步准备完整证据链。合同、单据、沟通记录都要整理好。第四步先调解后起诉。法院现在都先安排调解。
重点证据包括六类:原始合同、交货单、验收单、付款记录、沟通记录、损失证明。所有证据要形成完整链条。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服装厂订购的布料缩水率超标。供应商不认账。服装厂拿出三个月内的十次检测报告。还有三次沟通的录音。最终法院判供应商退一赔一。
法律规定很明确。合同法第107条说违约就要赔偿。第113条允许约定违约金。第114条支持解除合同。关键是要把这些法律用好用活。
预防纠纷比处理纠纷更重要。签合同时要像检查体检报告一样仔细。重点看五个部分:质量标准怎么写、数量误差范围、交货时间节点、付款方式期限、违约赔偿标准。
建议在合同里加三条特别约定。第一约定验货时间和方法。第二约定第三方检测机构。第三写明诉讼管辖地。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遇到问题不要慌。先冷静收集证据。再找专业律师咨询。很多纠纷通过协商就能解决。打官司是最后手段。
合同管理需要持续学习。参加法律讲座。多看看法院判例。和同行交流经验。这些都能提高风控能力。记住,好合同是生意成功的护身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