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可以分割父母的财产吗?_夫妻离婚能分父母的钱吗

导读:
**离婚时能分走对方父母的财产吗?法律说清了这5件事**
**一、离婚时哪些财产必须平分?**
我国《婚姻法》第17条写明,夫妻在结婚期间赚的钱、买的房、获得的奖金都属于共同财产。离婚时,这些财产要按公平原则分配。比如两人一起还房贷的房子,或者用共同存款买的车辆,都属于需要平分的范围。
**二、父母的房子能分吗?**
法律规定父母的财产归父母自己所有。子女结婚后,父母的存款、房产和物品与子女夫妻无关。就算子女和父母同住,离婚时也不能要求分割父母的财产。
有个真实案例中,张女士离婚时想分割公婆名下的房子。法院查看房产证后发现,房子登记在老人名下,直接驳回了张女士的要求。这证明只要财产在父母名下,子女离婚时配偶无权分割。
**三、三种特殊情况要注意**
虽然父母财产一般不能分,但以下情况属于例外:
**1. 父母明确赠送的情况**
如果父母在子女结婚期间送房送车,并且签协议说明只给自家孩子,这部分财产属于个人财产。李先生在离婚时保住了父母赠送的商铺,因为赠与合同上明确写着"仅赠予儿子个人"。
**2. 继承父母遗产的情况**
王女士离婚前继承了母亲留下的金条,前夫要求平分。法院判定这些金条是王女士的个人财产。关键要看遗产继承发生在离婚前还是离婚后,以及是否有遗嘱特别说明归属。
**3. 需要偿还父母债务的情况**
陈先生父亲去世后留下20万欠款,离婚时妻子拒绝分担。法院支持了妻子的主张,因为法律规定继承遗产才需要承担债务。如果陈先生放弃继承,也就不需要偿还这笔钱。
**四、处理财产纠纷的四个步骤**
1. 先分清哪些是共同财产:整理结婚后共同购买的物品、房产、投资账户
2. 核查特殊财产:检查是否有父母赠送的财物、继承的遗产或需要偿还的债务
3. 准备证据材料:收集房产证、银行流水、赠与协议、遗产公证书等文件
4. 协商不成走法律程序:向法院提交财产清单和相关证明,等待判决
实际操作中要注意时间节点。比如婚后父母出资买房,如果房本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可能被认定为共同财产。但如果是婚前父母全款买房且登记在子女个人名下,离婚时不参与分割。
**五、关键要点快速掌握**
1. 自己父母名下的财产绝对安全,离婚时不会被分割
2. 父母赠送财物要留书面证明,口头承诺很难取证
3. 继承遗产后要及时做财产公证
4. 处理父母债务前先咨询律师,避免吃亏
5. 财产争议金额超过50万建议请专业律师
遇到具体问题时,可以这样做:先列出所有财产清单,用手机拍下重要证件,联系居委会或物业开具居住证明。如果发现对方转移财产,立即申请财产保全。记住2023年新规要求,隐瞒夫妻共同财产的一方,离婚后被发现可能被少分甚至不分财产。
最后要提醒的是,不同地区法院判决可能存在差异。比如农村宅基地房屋分割,要考虑建房出资比例。城市房产分割还要看还贷记录。保存好购物发票、转账记录等证据,才能在财产分割时占据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