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价款结算管理办法_工程价款结算方式五种

导读:
工程价款结算管理全指南
一、合同条款是结算的基础
建筑工程的付款结算必须按照合同来操作。根据建筑法第十五条规定,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合同要写清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工程款结算的具体事项。
合同里需要写明工程总价、付款方式、付款时间这些关键内容。双方签字盖章后,这份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不管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方,都要按照合同办事。
如果合同内容不完整或者有矛盾,后面就容易产生纠纷。比如有的合同没写清楚变更工程的计价方式,有的没约定验收后的付款期限。这些漏洞都会成为结算时的争议点。
二、解决结算争议的四种方法
当出现工程款纠纷时,主要有四种解决方法可以选择:
第一种是双方自己商量。施工方和建设方直接沟通,各自退让一步。比如工程延期了,施工方同意少收部分违约金,建设方同意提前支付部分款项。
第二种是找中间人调解。可以请行业协会的专家帮忙分析问题,或者找有经验的律师当和事佬。法院在受理案件前,也会先建议双方尝试调解。
第三种是申请仲裁。这种方法需要双方都同意,而且之前签过仲裁协议。仲裁结果和法院判决一样有效,但程序相对简单,处理速度更快。
第四种是去法院起诉。这是最后的手段,需要准备起诉状和各种证据材料。诉讼过程可能比较长,但判决结果具有强制执行力。
三、违约处理要看合同和法规
出现违约情况时,主要看合同怎么约定。合同里通常会写明违约金数额,比如每天按工程总价的千分之一计算。如果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超过违约金,受损方可以要求增加赔偿。
民法典规定违约方需要承担三种责任:继续完成工程、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比如施工方偷工减料,建设方可以要求返工,并且赔偿因此耽误工期的损失。
如果合同没写违约金,就按实际损失计算赔偿。这包括已经花的钱,还有原本能赚到的利润。但是赔偿总额不能超过违约方签合同时能预见的损失范围。
四、结算时间怎么确定
付款时间应该在合同里明确写出来。常见的方式有按工程进度付款、验收后付尾款、质保期满付清等。分期付款的要写清楚每期的付款条件和时间节点。
如果合同没写付款时间,双方可以签补充协议。实在达不成一致的,可以参照行业惯例。比如装修工程通常验收后七天内付清95%的款项,留5%作为质保金。
出现付款拖延的情况,施工方可以先发催款函。超过合同约定时间30天还没付款的,可以按每天万分之五计算滞纳金。多次催要无果的,可以考虑法律手段。
五、操作建议与注意事项
签合同前要仔细核对所有条款。特别是工程变更的处理方式、验收标准、付款条件这些关键内容。最好请专业律师帮忙审查合同,避免出现歧义。
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资料管理。每次工程变更都要有书面确认,材料验收要有签字记录。这些文件都是结算时的重要证据。
每月要及时核对工程量。建设方和施工方要共同确认进度,避免最后结算时出现数量争议。隐蔽工程验收时,记得拍照存档。
付款时要留好凭证。银行转账要备注工程款,现金支付要开收据。发票要及时开具,避免影响后续的税务处理。
遇到纠纷先尝试协商解决。可以通过工地例会、专题协调会等方式沟通。确实无法达成一致的,要尽快采取法律手段,注意三年的诉讼时效。
工程完工后要办好交接手续。包括钥匙移交、设备说明书交付、保修卡签署等。这些手续办完才能开始计算质保期,也关系到尾款支付时间。
质保金返还问题要特别注意。通常合同约定质保期满后15个工作日内退还。施工方要主动提醒建设方,保留好工程验收合格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