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总承包跟施工总承包(工程总承包跟施工总承包的区别)_施工总承包与工程总承包区别

导读:
五分钟搞懂工程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
一、两种承包模式的基本定义
工程总承包企业负责整个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这类企业从项目策划开始介入,需要完成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材料采购、现场施工等多个环节。施工总承包企业主要承担具体施工任务,通常是在设计方案确定后才开始工作。
两种模式最明显的区别体现在工作范围。工程总承包企业要处理从图纸设计到竣工验收的所有工作,施工总承包企业只需完成土建施工任务。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企业的资质要求,工程总承包企业需要具备设计、施工双重资质。
二、项目参与阶段对比
工程总承包企业从项目初期就参与工作。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企业需要配合业主进行方案论证。进入设计阶段后,要完成施工图设计和技术方案制定。施工阶段不仅要组织现场作业,还要协调设备采购和安装调试。
施工总承包企业通常在施工图审查通过后进场。他们的工作集中在土建施工环节,包括基础施工、主体结构建设、装饰装修等具体作业。这类企业不需要参与前期设计工作,但要严格按图施工。
三、责任划分差异解析
工程总承包企业承担全面管理责任。项目出现质量问题时,企业需要负责整改并承担相应损失。工期延误或成本超支,企业要自行消化相关风险。这种模式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
施工总承包企业主要对施工质量负责。当发现设计缺陷时,需要及时向业主反馈。材料供应不及时或施工方案调整,都需要等待业主确认。企业责任范围相对明确,主要集中在施工环节。
四、合同模式特点比较
工程总承包多采用总价合同模式。合同价格在签订时基本确定,后期调整空间有限。这种方式能有效控制投资,但要求企业准确预估项目风险。业主只需对接总包单位,管理界面清晰。
施工总承包常用单价合同形式。工程量按实结算,价格风险由业主承担。业主需要同时管理设计、施工等多个单位,协调工作量大。这种模式适合施工图完善、变更较少的项目。
五、选择承包模式的要点
业主选择承包模式要考虑三个要素。项目复杂程度是关键因素,技术难度高的项目适合工程总承包。工期要求紧迫时,采用工程总承包能缩短建设周期。业主自身管理能力也影响选择,管理力量薄弱的单位更适合工程总承包模式。
施工总承包模式适用于标准化程度高的项目。当设计图纸完善且变更可能性小时,这种模式能发挥专业施工优势。业主具备较强管理团队时,可通过平行发包控制项目质量。
根据《建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总承包单位对工程质量负首要责任。分包单位出现问题时,总包单位需承担连带责任。法律明确禁止将工程分包给无资质单位,确保工程质量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