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合同管理_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的主要职能不包括

导读:
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全流程指南
一、合同管理直接影响项目成败
工程建设过程中合同管理是关键环节。合同管理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项目成败。同时,它也会影响企业的收入。这项工作涉及资金使用、质量把控、工期安排等多个方面。本文通过实际案例说明管理要点,结合法律规定给出具体建议。
二、做好合同管理的五个理由
第一,保护双方利益。合同清楚写明各自责任和权利,避免有人吃亏。第二,节省项目资金。通过合理规划资金使用,能减少浪费和损失。第三,保证工程质量。合同里写明质量要求,施工方必须按要求完成。第四,按时完成工程。合同规定每个阶段的完成时间,避免拖延。第五,减少矛盾冲突。提前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写清楚,出现争议时有依据解决。
三、分阶段操作指南
签订合同前要做三件事。先评估项目是否可行,确认能正常开展。然后逐条检查合同内容,确保不违反法律规定。最后与对方协商,争取对己方有利的条件。
正式签订合同时要注意两点。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流程办理手续。合同文件要包含所有必要内容,主合同和补充协议都要完整。
合同执行期间需要重点监控。定期检查是否按合同条款执行。遇到需要修改合同的情况,要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如果发生纠纷,要尽快协商解决。
合同结束后按规定办理手续。确认达到合同终止条件,比如工程全部完成或双方同意解除。按法律要求完成终止流程。
四、典型案例分析
某10亿元工程发生付款纠纷。建设单位未按时支付进度款,施工单位停工并起诉。法院根据合同法第107条判决建设单位支付欠款和违约金。这个案例说明按时付款是基本义务,违约必须承担责任。
另一个5亿元工程因质量不达标解除合同。施工方多次整改仍未达标,建设单位依法解除合同。法院依据合同法第94条、97条支持解除合同,施工方需赔偿损失。这提醒我们要严格把控质量条款。
五、必须掌握的法律规定
合同法第107条明确违约方要承担责任,包括继续履行合同、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第94条规定可以解除合同的四种情况,比如对方明确不履行主要义务,或严重违约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第97条说明合同解除后的处理方式,未履行的部分终止,已履行的部分可要求恢复原状或赔偿。
实际操作中要特别注意三点。在签订合同时要逐条确认条款合法性。执行阶段要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出现争议时及时收集证据,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建议企业建立合同管理台账,记录每个环节的执行情况。
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培训,掌握最新法律规定。可以设立专门的法务岗位,负责审核合同和处理纠纷。重要项目应聘请专业律师参与合同制定。平时注意收集相关案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合同管理不是某个部门的单独工作,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工程部门负责执行条款,财务部门把控付款节点,法务部门处理法律问题。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才能有效管控合同风险。
最后要记住,合同管理核心是预防问题发生。与其事后打官司,不如事前做好风险防范。每次签订合同前多花时间仔细研究,执行过程中保持沟通,很多问题都能避免。做好合同管理,既能保证项目顺利推进,也能保护企业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