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疑难问题解答

导读:
建设工程纠纷五大难题解决方案
一、合同是否有效?判定标准要记牢
签订合同时最怕出现无效情况。合同法第52条列出了五种合同无效的情况。这些情况包括使用欺诈或胁迫手段签订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双方私下勾结损害他人利益;用合法合同掩盖非法目的;破坏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强制规定。
去年某建筑公司接了个1亿的工程,但后来发现他们根本没有施工资质。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合同无效。最高法有明确解释,没资质的建筑公司签的工程合同都不作数。合同无效后,双方要退回已收的钱物,或者折算成钱补偿。如果造成损失,受害方可以要求赔偿。
二、工程款要不回怎么办?
工程做完验收合格后,甲方必须按合同时间付款。比如某建筑公司给政府做项目,合同写明验收后30天内付款。结果政府以缺钱为由拖欠,建筑公司完全可以直接起诉追讨。
关于拖欠款的利息问题,合同有约定按约定算,没约定的就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去年有个案例,开发商拖欠工程款两年,最后法院判赔的利息比本金还多。
三、房子质量有问题找谁?
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合同有特别要求的还要符合约定。发现问题要找专业检测机构鉴定。某小区业主收房后发现漏水,检测确认是施工问题,建筑公司必须免费维修。
如果质量问题造成损失,比如装修被泡坏,业主可以要求赔偿。法律规定施工方必须承担修复费用,造成其他损失也要赔。
四、工期拖延算谁的错?
判断延误责任先看合同条款。合同没写清楚的话,分三种情况:施工方自己拖工期的要赔钱;甲方原因导致的比如拖延交场地,甲方自己承担;遇到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双方都不担责。
某商业项目合同约定12个月完工,结果施工方拖了3个月。这种情况施工方要按每天千分之二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数额不能低于实际损失的30%,也不能高得太离谱。
五、什么情况下能解除合同?
合同法第94条规定三种解约情形:遇到不可抗力做不下去;对方明确表示不干了;对方拖延主要债务超过合理期限。某工地因施工方多次停工,甲方发函催告后仍不复工,这种情况可以合法解约。
解约后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但要注意保留证据。去年有个案例,开发商擅自解约被法院判赔300万,就因为没按法定程序操作。
常见问题解答
问:合同没签书面协议有效吗?
答:建设工程合同必须书面签订,口头约定无效。
问:甲方拖延验收怎么办?
答:施工方可以发函催告,满60天视为自动验收合格。
问:质量保修期怎么算?
答:基础工程保修为设计年限,防水工程5年,管线设备2年。
问:工人工资被拖欠能找甲方吗?
答:最新规定甲方要在欠付工程款范围内先行垫付。
维权注意事项
1. 签合同时要核对对方资质
2. 工程变更必须书面确认
3. 验收过程要全程录像
4. 保留所有付款凭证
5. 发生纠纷6个月内申请质量鉴定
6. 起诉前先发律师函催告
7. 注意3年诉讼时效
这些要点来自福建高院近三年审理的200多起案件总结。打工程官司关键要证据齐全,程序合法。建议遇到纠纷先咨询专业律师,不要盲目采取过激手段。记住法律既保护甲方也保护乙方,关键是要依法维权。(全文共235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