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单位

导读:
一、工程基本概况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广西桂平市南木镇。这是国务院批准的重点水利项目。工程主要功能包括防洪、发电和改善航运。它控制着珠江流域的关键河段,是两广地区合作的重要成果。
工程从2015年开始建设。到2023年已累计完成投资174.8亿元。整个项目预计在2023年底完成。建成后将有效提升珠江流域的防洪能力,并为周边地区提供稳定电力。
二、工程主要技术参数
工程大坝蓄水位达到61米。防洪起始水位设定为47.6米。整个水库容量有34.3亿立方米,其中15亿立方米专门用于防洪。电站装机容量16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61亿度。
航运改善效果显著。工程将黔江航道升级为可通行3000吨级船舶。年货物运输量从1300万吨提升到5400万吨。灌溉面积扩大到136万亩,改善147万人的用水条件。
三、管理单位信息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公司负责工程建设。这家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总部在南宁。注册资本40亿元,属于国有股份制企业。
公司股东包括两广地区五家国企。设有11个管理部门和7个业务中心。现有员工负责工程建设、发电运营和生态保护等工作。
公司存在49条法律纠纷记录。主要涉及合同纠纷和裁判文书。但整体经营状态正常,持续开展工程建设。
四、工程环保措施
工程右岸建造了两条专用鱼道。这是为了保护珠江特有的鱼类资源。施工期间采用生态友好型技术,减少对水生物影响。
建立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实时监控空气质量和水质变化。所有监测数据联网共享,确保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定期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在库区周围种植防护林,防止水土流失。通过这些措施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五、工程技术创新
船闸系统创造世界纪录。下闸首人字闸门高47.5米,宽20.2米。这个尺寸超过三峡船闸,成为全球最高的水利闸门。
闸门单套造价超过1亿元。采用特殊钢材和防腐技术制造。闸门启闭系统实现全自动化控制,提高运行效率。
建立智慧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监控大坝安全。运用大数据分析防洪调度方案,提升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平。
六、社会经济效益
防洪保护范围覆盖珠江中下游。与上游水库联合调度,形成完整防洪体系。可使沿岸城市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升到100年一遇。
年发电量相当于节约200万吨煤。为广东广西提供清洁能源。通过西电东送工程支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带动沿线经济发展。航运能力提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旅游开发和特色农业种植,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
七、工程建设进展
2019年完成大江截流。2020年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22年实现船闸试通航。目前正在进行收尾工程施工。
累计完成混凝土浇筑800万方。使用钢筋30万吨。高峰期施工人员超过6000人,各类设备1000多台。
工程验收分三个阶段进行。已完成质量安全专项验收。正在准备防洪调度能力测试,计划年底完成竣工验收。
八、未来发展规划
规划建设二期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现有库容进行调峰发电。预计新增装机容量120万千瓦。
开发库区旅游资源。建设水利工程展示馆和观光步道。打造工业旅游与自然景观结合的特色景区。
建立珠江流域联合调度中心。整合上下游水利设施数据。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应急管理智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