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200元能立案吗?_不当得利200元能立案吗

导读:
## 不当得利200块也能告?手把手教你用法律讨公道
(转账提示音响起)您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给朋友转账时手抖多按个零,对方却装傻不认账;超市收银员多找50元,隔天去理论反被说成敲诈。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其实都藏着法律玄机。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讲"捡钱不还"那些事儿。
### 一、法律说的"白拿钱"是啥意思?
法律上有句话叫"不当得利",简单说就是"不该拿的钱不能拿"。就像小时候玩弹珠,不小心把别人的弹珠装兜里了还不承认。民法典第985条写得明明白白:"拿了不该拿的钱必须还"(注1)。这条规矩就像照妖镜,专门治那些爱占小便宜的人。
上个月我们小区就出过这事。水果摊老板娘收钱时,顾客把38元的榴莲错转成380元。第二天顾客拿着转账记录来要钱,老板娘二话不说退了342元。问她为啥这么痛快?她说:"这钱拿着烫手,警察来了更难看。"
### 二、200块钱值不值得打官司?
很多人觉得为了200块打官司划不来,这话可不对。法律面前钱多钱少都是理。去年杭州有个小伙子,花500块诉讼费告物业多收12块停车费,最后还真赢了(注2)。这说明啥?再小的钱也是咱的血汗钱,该较真就得较真。
但打官司要讲方法。为200块直接上法院,就像拿弹弓打坦克,费劲不讨好。记住三步走:第一步截屏保存转账记录,第二步客客气气跟对方商量,第三步要是对方耍赖,直接搬出民法典985条。这三招使出来,八成占便宜的人就怂了。
### 三、手把手教你要钱绝招
我表弟去年在工地干活,包工头多发了200块工资。他本来想装傻,被我逮着教训:"这叫不当得利!人家要告你,能让你赔得裤衩都不剩!"后来表弟乖乖还钱,包工头还请他吃了顿烧烤。
要是遇到铁了心赖账的,记住三个关键:第一,微信聊天记录别删,银行流水打印三份;第二,写起诉状别绕弯子,直接写"张三欠李四200元";第三,25块钱诉讼费就能立案,比吃顿火锅还便宜。现在手机上就能操作,五分钟搞定。
### 四、这些坑千万别跳!
我发小去年栽过大跟头。淘宝退货商家多退500块,他美滋滋收了。三个月后收到法院传票,不仅要退钱,还倒贴100块诉讼费。您说这亏不亏?所以记住:天上掉馅饼,不是圈套就是陷阱。
还有个误区要注意:不当得利不光是钱的事。前年有人把邻居家鸡炖了,最后赔了200块加一筐鸡蛋(注3)。您看,占小便宜吃大亏,老祖宗这话准没错。
### 五、看看法官怎么判?
朝阳区法院去年审过个案子:外卖小哥收错200块小费,顾客想要回来。法官判得干脆:"不是你的钱,一分都不能留!"(注4)这说明金额再小,法律也不会睁只眼闭只眼。
上海有个大学生更绝。共享单车多扣50块押金,他较真告到法院。最后不光要回50块,还让平台倒赔100块车费(注5)。您瞧瞧,法律这杆秤,端得比老秤匠还平。
### 六、给您支个实用妙招
记住九字口诀:留证据、早沟通、走程序。具体说就是转账记录保存好,发现问题马上说,协商不成法院见。再送您六个"不":不贪心、不装傻、不冲动、不删记录、不拖时间、不动手。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钱这东西,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咱们要做敞亮人,捡了钱赶紧还。要是别人欠您的,也别怂,法院大门永远开着。毕竟老话说得好——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求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