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赠与财产协议_父母赠与钱协议怎么写

导读:
家庭财产传承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一、为什么财产协议越来越重要
现在很多家庭开始关注财产如何传给下一代。房子、存款、公司股份这些财产如果没有提前安排好,容易引发家人之间的矛盾。最近五年法院处理的家庭财产纠纷案件增加了40%,其中超过60%都与财产赠与有关。
父母提前写好赠与协议,就像给家庭财产买保险。这种方式能让子女清楚知道财产分配方案,避免将来出现误会。根据北京法院2025年的数据,有书面协议的家庭纠纷解决效率比没有协议的快三倍。
二、看懂财产赠与协议
这种协议是父母自愿把财产送给子女的书面约定。需要写清楚送什么财产、送给谁、什么时候给。比如李阿姨把名下的两居室送给女儿,协议里就要写明小区地址、房本编号、过户时间。
法律主要依据两方面规定。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说赠送东西要双方同意,继承法第十六条允许通过书面文件安排财产。但要注意,如果父母送房子给子女,子女结婚后这套房子可能变成夫妻共同财产。这时候需要在协议里特别说明"只归子女个人所有"。
三、办理手续的六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是列财产清单。把要送的东西全部列出来,包括存款数额、房产证号、车辆识别码。王大爷送儿子商铺时,忘记写清楚店铺位置,后来儿子找不到对应的房产证。
第二步查所有权。送房子要去房管局查有没有抵押,送公司股份要查工商登记。张先生送儿子汽车时,发现车子还有贷款没还清,这种情况就不能直接送。
第三步写正式协议。需要包含双方身份证信息、财产明细、交接时间。最好请律师帮忙审核条款,防止出现"送给儿子和未来儿媳"这种模糊表述。
第四步办理过户。不同财产要去不同部门:房子到房管局,车辆去车管所,存款需要银行转账。陈女士送女儿股票,忘记办理股东变更登记,结果分红还是打到自己账户。
第五步做公证。经过公证的协议法律效力更强,特别是涉及大额财产时。广州有个案例,经过公证的赠与协议在法庭上直接被采信,节省了三个月举证时间。
第六步处理税费。送房子要交3%契税,如果受赠人转卖还要交20%个人所得税。赵先生送儿子价值500万的房产,最后实际花了15万税费,这些都要提前算清楚。
四、从真实案例学经验
杭州刘家三兄妹的纠纷值得注意。父母把老房子送给大儿子,但没写书面协议。二女儿拿出照顾父母的医疗记录要求分房,法院最终判决三人平分。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口头约定容易出问题。
另一个案例中,吴女士送儿子公司股份时写明了"不得转让给配偶"。后来儿子离婚,儿媳要求分割股权被法院驳回。协议里特别条款保护了家庭企业。
还有个反面例子,孙先生送女儿房产后自己没钱看病。法院判决女儿需要支付赡养费,说明赠与不能免除赡养义务。这类特殊情况要在协议里提前考虑。
五、必须注意的法律要点
协议生效需要两个条件:父母完全自愿,子女明确接受。如果发现子女逼迫父母签字,协议可能无效。2025年上海有个案件,女儿用威胁手段让母亲签协议,最后被法院撤销。
关于撤销权,如果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父母可以要回财产。但需要提供充分证据,比如出警记录、医院诊断证明。建议在协议里写明具体赡养要求,比如每月探望次数。
税务问题容易被忽视。价值100万的房产赠与,契税要交3万。如果受赠人持有不满五年转卖,还要交20%的差价税。有些家庭采用分批赠与方式,合理利用每年6万的免税额度。
最后要提醒,协议不能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王大伯擅自把夫妻共有的店铺送给侄子,妻子起诉后协议被认定部分无效。签订前必须确认财产属于赠与人个人所有。
每个家庭情况不同,建议办理前咨询专业律师。北京某律所的统计显示,经过法律审核的赠与协议,纠纷发生率降低75%。花点时间做好规划,能让家庭财产传承更顺利,家人关系更和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