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分包合同审查要点(工程分包合同审查要点有哪些)_分包合同评审内容

导读:
合同条款审查五大核心要素
工程建设合同分为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两部分。通用条款适用于所有工程项目,专用条款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制定。审查合同时要重点关注专用条款是否详细准确。合同双方需要在八个方面达成明确约定。
第一要素:工作责任划分
发包方和承包方要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施工场地准备通常由承包方负责,但相关费用由发包方承担。地下管线保护工作由承包方实施,费用仍由建设方支付。这种责任分担方式能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
第二要素:价格计算方式
合同价款有三种计算方式。固定价格需明确包含的风险范围,可调价格要说明调整条件,成本加酬金模式要约定酬金比例。选择哪种方式需要双方协商确定。价格条款不明确会导致结算时产生纠纷。
第三要素:工期调整规则
合同要列出可顺延工期的特殊情况。发包方原因、设计变更、自然灾害属于合理延期情形。人为阻工、设备故障等意外情况也需要提前约定处理办法。明确的工期条款能保障施工进度可控。
第四要素:材料供应责任
材料设备由哪方采购需要写清楚。发包方采购能控制材料质量但需承担保管责任,承包方采购需接受质量监管。合同要规定材料验收标准和问题处理流程。材料供应环节最容易出现质量纠纷。
第五要素:争议解决途径
合同必须写明纠纷处理方式。可以选择协商、仲裁或诉讼三种途径,但不能同时约定仲裁和诉讼。建议优先选择工程所在地法院管辖。明确的争议条款能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工程结算审核四步法
工程结算要重点审核工作量和单价。可采用交叉核算法检查工程量,用对比法审核材料价格。结算时间需要合理安排,总包结算与分包结算要分开处理。
第一步:工程量核对
使用五种方法验证工程量准确性。统计典型楼层混凝土用量,测量钢筋含量指标,抽查关键部位施工记录。百分百复核法适用于重点工程项目。工程量差异超过5%要重新计算。
第二步:时间节点把控
总包结算审核应与造价公司同步开展。分包合同结算安排在总包初审之后。恒大集团规定:500万以下项目20天出报告,1000万以上项目45天完成。超时审核要扣罚责任人。
第三步:咨询机构管理
委托造价公司要签订明确协议。审计费按工程造价的3‰-8‰收取,安装工程可上浮0.5‰。咨询报告误差超3%不支付费用。合同要规定复审机制,确保审计质量。
第四步:图纸资料管理
设计图纸必须标注完整参数。总工室提供白图需办理签收手续,建立图纸收发台账。图纸要注明工程编码、户型信息、材料规格。变更图纸需有设计方书面确认。完整图纸是结算的基础依据。
三方合同管理要点
建设单位管理规范
重点把控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一致性。合同不得背离投标承诺的工期、质量等核心内容。建立材料限价制度,明确甲供材料扣款规则。现场签证要经多方确认,防止虚报工作量。
施工单位管理体系
要建立两级合同管理系统。公司层面设法律顾问审核合同,项目层面配备专职管理员。实行合同专用章登记制度,禁止在空白文件盖章。使用信息系统管理合同台账,定期统计合同履约率。
监理单位监控重点
监督隐蔽工程验收流程,留存影像资料。核对进度款支付是否符合合同约定。发现设计图纸问题要及时发联系单。材料进场要查验合格证明,做好见证取样记录。
风险防范四项措施
工程签证要注明施工部位和时间节点。同一项目多次结算需划分清楚范围。材料价差按合同约定调整,甲供材料超领要扣款。总价合同需约定变更部分的计价方式。
措施一:文件留痕管理
所有工程变更要有书面确认。会议纪要需参会各方签字,现场指令要留存备份。材料验收单要记录批号和生产日期。完整的工程档案是处理纠纷的重要依据。
措施二:过程动态跟踪
每月核对工程进度和付款情况。定期检查合同履约记录,发现偏差及时预警。材料价格波动超5%要启动调价机制。建立风险台账记录潜在问题。
措施三:索赔证据收集
保存天气异常证明、停水停电通知等原始凭证。记录业主指定材料延误的天数。拍摄现场施工受阻的影像资料。完整的证据链是成功索赔的关键。
措施四:人员培训考核
定期组织合同管理培训。项目经理要掌握索赔技巧,预算员需熟悉计价规范。将合同履约率纳入绩效考核,与奖金分配挂钩。提升全员风险防范意识。
常见问题处理方案
设计图纸矛盾按出图日期最新版本执行。工程量清单漏项参考类似项目计价。材料品牌变更需补签认价单。不可抗力事件要48小时内书面通报。
问题一:价格争议处理
合同未约定材料价格时,参考信息价和市场价取低值。人工费调整按当地主管部门文件执行。暂估价材料需双方共同招标采购。
问题二:质量纠纷解决
成立三方质量鉴定小组。一般缺陷限期整改,严重问题扣减工程款。主体结构问题要第三方检测,根据报告确定处理方案。
问题三:工期延误判定
对照合同约定的可延期情形。暴雨按气象部门证明的天数顺延。甲供材料延误按送货单日期计算。施工方组织不力不得顺延工期。
合同管理需要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协同。建设单位要严把招标关,施工单位要规范过程管理,监理单位要加强履约监督。完善的合同条款加上严格的执行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风险,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