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公司赔钱了,用人单位赔钱吗 _工伤事故保险公司赔付了单位还会赔付吗

导读:
工伤保险到底怎么赔?看完这5个重点就明白
一、工伤保险到底怎么赔?
工伤保险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制度。职工在工作中受伤或得职业病,工伤保险会提供保障。但很多人拿到保险赔偿后,常常搞不清楚单位还要不要赔钱。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咱们需要把法律规定理清楚。
二、法律条文怎么说
1. 社会保险法的规定
根据最新社会保险法,职工因工受伤或得职业病,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法律规定工伤保险要支付七类费用,包括治疗费、住院伙食费、交通伙食费、护理费、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金,还有死亡时的丧葬费和家属抚恤金。
2. 工伤保险条例细则
条例明确要求单位必须及时报告工伤,并垫付相关费用。单位要承担的包括治疗期间的所有医疗开支、住院伙食补助、往返医院的交通费,还有护理费用。这些钱单位要先垫付,后续由工伤保险报销。
3. 法院的重要解释
最高法的司法解释特别强调,单位不能用职工已经获得保险赔偿当借口,拒绝支付其他该赔的钱。这条规定堵住了有些单位推卸责任的漏洞。
三、维权五步走
第一步:及时报告单位
受伤后要第一时间通知单位,最好有书面记录。法律规定职工要在30天内申请工伤认定,超过时间会比较麻烦。
第二步:单位必须配合
单位要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向社保局申报。如果单位拖着不办,职工本人或家属可以在1年内直接申请。这个时间限制要记牢。
第三步:核对赔偿项目
拿到保险赔偿后要仔细核对。医疗费、伤残补助这些主要项目保险会赔,但像住院伙食费这类小项容易漏掉,需要特别注意。
第四步:追讨单位赔偿
如果发现保险没赔全,比如治疗期间工资没发够,或者单位没交社保导致赔偿不足,可以直接找单位要钱。这种情况法律支持职工追讨。
第五步:申请劳动仲裁
单位耍赖不给钱的话,先去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在15天内向法院起诉。记得保存好工伤认定书、医疗单据这些证据。
四、真实案例告诉你
案例一:建筑工地的教训
钢筋工小李摔伤住院,单位只给报了医药费。小李发现住院20天的伙食费每天30块没拿到,总共差了600块。劳动仲裁判单位必须补上这笔钱,因为保险条例明文规定要付伙食补助。
案例二:工厂机器伤人的启示
操作工小王手指被机器压断,鉴定为九级伤残。工伤保险赔了4万,但单位不肯给伤残补助。法院判决单位要再补3个月工资,因为小王治疗期间单位没按标准发工资。
五、关键结论要记牢
1. 保险和单位赔偿不冲突
法律明确规定工伤保险是基础保障,单位该赔的钱一分不能少。两者是补充关系,不是二选一。
2. 注意三个月的关键期
治疗结束后三个月内要完成劳动能力鉴定,错过会影响赔偿金额。伤残等级直接影响能拿多少钱。
3. 保留所有书面证据
从工伤认定书到每次看病发票,哪怕公交车票都要留着。这些都可能成为索赔依据。
4. 单位不交保险照样要赔
要是单位没给交工伤保险,所有赔偿都得单位自己出。这种情况职工反而能拿到更多补偿。
5. 超过1年也能想办法
虽然申请工伤认定通常要在1年内,但如果是单位责任导致超期,职工还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特别提醒:2023年新出的规定增加了精神赔偿条款,因工伤导致严重精神损害的,可以额外申请赔偿。这个变化很多人还不知道,遇到类似情况记得提出诉求。
最后要记住,法律是保护劳动者的武器。遇到单位推诿扯皮,直接找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他们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给答复。必要时候请专业律师帮忙,很多工伤案件律师费可以由败诉方承担,劳动者不用自己掏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