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借款合同_假的借款合同违法吗

导读:
# 识破假借款合同的五盏红灯
## 一、发现异常合同的五个信号
借款合同存在问题时通常会出现五个典型特征。第一种情况是合同上的人名或公司名有问题,比如用假身份证或冒用他人名义。第二种是合同里的数字不真实,比如借款金额或利息写错。第三种是签字盖章过程不正规,没有按法律要求操作。第四种是钱没实际到账,要么借钱的人没给钱,要么用钱的人没拿到钱。第五种情况最严重,有人专门用假合同搞诈骗或非法集资。
## 二、四步走维权指南
### 第一步:确认合同造假
先要收集所有相关材料。把合同原件、签字文件、聊天记录、银行流水都整理好。特别注意要核对签名真伪,可以找专业机构做笔迹鉴定。还要查清楚合同里写的人和公司是否真实存在,可以通过公安系统或企业信用网站查询。
### 第二步:立即报警
确定合同有问题后要马上报警。带着所有证据材料去派出所报案,最好提前把材料复印三份。警察会调查合同里的当事人,查资金流向,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
### 第三步:找专业律师
先找懂经济案件的律师咨询。律师会告诉你合同哪里违法,能追回多少钱。如果要打官司,建议全程委托律师处理。律师可以帮你写起诉状,收集证据,出庭辩论。
### 第四步:走法律程序
打官司有两种途径。民事官司主要追讨经济损失,根据合同法要求撤销合同或赔偿。刑事报案针对诈骗行为,要让骗子坐牢。打民事官司时记得申请证据保全,防止对方销毁转账记录等重要证据。
## 三、真实案例警示
### 案例一:百万借款骗局
张先生遇到自称某公司老板的李某,签了100万借款合同。事后发现李某用的全是假证件,钱根本没到账。报警后查出李某用同样手法骗了二十多人,最终被判刑八年。
### 案例二:高息陷阱
王女士被月息5%的高回报吸引,签了50万借款合同。三个月后对方失联,起诉时才发现合同约定的利息超过法定标准四倍,最后法院判决合同无效,但钱已追不回来。
## 四、必须知道的三条法律
1. 合同法第107条规定:违约方必须继续履行合同或赔偿损失。
2. 刑法第266条:诈骗金额超过5000元就构成犯罪,最高可判十年。
3. 民事诉讼法第100条:紧急情况下可申请冻结对方财产。
## 五、保护自己的三个诀窍
签合同前必须做好三件事。第一要当面核对身份证原件,最好拍照留底。第二要去银行柜台办理转账,备注写明借款用途。第三要约定合理利息,年利率超过14.8%的部分法律不保护。发现可疑情况要立即停止交易,及时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遇到假合同不要慌张,按收集证据、报警、找律师、打官司的步骤处理。平时要养成核实对方信息、留存交易凭证的好习惯。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过高利息的借款项目多半有问题。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时,关键要及时行动,避免错过诉讼时效。


